• 设为首页
首页

专访台湾作家杨树清:为了父辈不再失落返乡的地图

2017年06月22日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专访台湾作家杨树清:为了父辈不再失落返乡的地图

  【正文】金门到大陆的距离很近,近到站在金门的高地上向南北西三个方向看去,肉眼可见厦门、漳州的海滨。今年55岁祖籍湖南的作家杨树清就出生在金门,多年来,他长期专注于金门历史文化研究与创作,并因报告文学《被遗忘的两岸边缘人》等作品闻名两岸。近日,杨树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老兵父亲的往事。

  1949年,杨树清的父亲随国民党部队撤离大陆,落脚在金门结婚生子。杨树清回忆,父亲性格内敛,并没有过多提及家乡旧事。但每逢过年或重要节日,父亲便会带着自己和哥哥朝着对岸磕头祭拜。

  【同期】作家 杨树清

  我在金门岛,离厦门最远不超过10海里的地方出生。我父亲是湖南人,然后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18岁的时候就因为“九·一八”事变,一个农村青年就去参加抗战,没想到这一个离开了家乡就再也没回来了。然后1949年跟着部队就到了金门来,然后就在金门生下我们第二代。那我父亲从老兵变老农,从小就种地瓜。所以我在金门这块土地对两岸这种情怀,对中国对华夏,那感受到是无论就地理、历史、土地,从这边来看两岸,那种心情是非常复杂。

  【正文】杨树清称,父亲一辈子未能实现的返乡梦是其创作的最大动因。读初中时,杨树清被父亲遥望家乡的眼神触动,写下文章《家在山那头》在《金门日报》发表。

  【同期】作家 杨树清

  我父亲的怀乡的方式,是在金门他会在村庄后面比较高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福建、厦门那边的山影,他有时候坐在金门一种相思树——苦楝树下,他常常在做农田的时候,累的时候他会坐在树下,在那边打盹,事实上我知道他在听中国大陆来的广播,因为广播它会播放一些祖国的音乐,一些怀乡的小调,我父亲会跟着吟唱。我就觉得我父亲的乡愁,他只能默默放在心里。

  【正文】1987年,台湾终于开放老兵探亲。但此时,金门仍处于戒严。深知父亲心思的杨树清利用工作机会,辗转绕经香港进入广州,试图打听老家的情况。

  【同期】作家 杨树清

  在大陆开放探亲的时候,其实我在第二年,我去香港就很激动,想回湖南去探视我还有什么家人。可是广州的朋友帮我看过,我说父亲有留下一些线索,他看这个找不到了。所以当时我虽然冲动,想去找父亲的根、线索,但是因为最后没有足够的信息,还是放弃了。但是我感觉已经进入祖国、进入神州,心理上也是满足了。我觉得帮父亲回到这块土地,虽然没有回到父亲的原乡,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第二代真的是很激动。我后来回台湾之后,跟我父亲聊我去了中国大陆,没有回到老家,父亲很想回去我知道,但是我父亲在离开湖南的时候,我的祖父祖母,他的三个弟弟,其实没有半个家人了。

  【正文】2000年,杨树清的父亲 在台湾去世,最终也未能踏上故土。直到2014年,受邀到湖南采风的杨树清在多方帮助下,循着有限的线索 来到了父亲出生地。亲人难觅,杨树清还是面对故土,代替父亲 燃上纸钱、撒上金门高粱酒,了却夙愿。

  在金门的燕南山有一座燕南书院,据传说 这是南宋朱熹 设坛讲学之地,曾被征作军事用地。2015年7月1日,杨树清出掌燕南书院首任院长。

  【同期】作家 杨树清

  这个燕南书院除了恢复一个人文的遗风,而且它是在山上可以看厦门,滨海公路看得很清楚,可以看整个金门。所以现在很多大陆朋友几乎到金门的第一站就是到燕南书院。我就发现这个书院现在是成为一个很热门的经典。但是,我还是希望把文化的灵魂注入书院里边,还很希望能够活化这个书院。它一个小小的书院,可是它可能扮起了两岸文化交流某一种无形大使的角色,文化大使的角色。我觉得这是我对燕南书院一个未来的期待,就是用书院把两岸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做一个连结。

  【正文】告别烽火岁月,金门因其特殊位置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战地遗迹景区。执着于金门研究与传播的杨树清却不希望,如珍珠般璀璨的金门价值被简单解读。杨树清说,金门有着两岸共同的历史,又有着自身的历史,希望这些能够完整保存下来,打造成为有特色、有文化的珍型岛屿。

  记者 马冠朴 金门报道

【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