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海南“侨批”诉说“海丝”情

2017年08月27日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一封薄薄的纸批,一头牵着天涯羁旅的海外赤子,一头连着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记者近日走访海南省档案馆,这里收藏的一批从南洋寄回海南的“侨批”,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华人华侨与家乡之间紧密的人文交流。

  在福建、潮汕、海南等地方言中,“批”指的是“信”,侨批又被称为“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机构汇寄回国的家书暨汇款,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广泛分布在福建、广东及海南等侨乡。

  10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海南人到东南亚谋生。在海内外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华侨从海外往家里汇款和写信,只能经由“水客”、“客头”和一些民间侨批馆来递送。到民国期间,在国内外侨胞、侨眷较为集中的市、镇开始对口设立接收、解付侨汇的固定机构,定点挂出牌号,经营侨汇业务。

  【同期】(海南省档案馆调研员 陈继齐)这三百多件侨批档案里面,最早的是清末,清末就有一封,一小部分是民国时期,大部分是建国后。内容的话非常丰富,可以说不仅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还有很积极的社会历史价值。除此之外的话,我觉得侨批档案有着一种非常浓厚的人文情怀。

  【解说】海外琼籍侨胞努力打拼、勤俭节约,一旦有点收入,首先想到的是把款物托带给家乡的双亲或妻儿,并通过侨批将自己在海外的生存状况、奋斗历程、海外局势等告知家人。侨批还体现了侨胞对祖国、家乡的拳拳赤子心。在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中,有一封印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专用章的侨批,信封上写着“文昌迈众市高坡村詹尊卫先生1000元”。这是琼籍华侨当时捐款的凭证。

  【同期】(海南省档案馆调研员 陈继齐)因为当时也是响应国内的号召,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在这方面华侨也积极响应,通过各种渠道,其中一个渠道是通过侨批。在侨办把钱寄到国内来,然后通过国内的渠道捐赠给国家。我觉得华侨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踊跃捐赠,积极支援和支持国内的生产建设,国家的一些(号召)吧。

  【解说】1976年,侨批业完成历史使命,并入银行系统,由中国银行接办其业务。2013年,“侨批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退出历史舞台的侨批成为华侨艺术的另一种展现,对研究东南亚华侨史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有重要意义。

  黄艺 王晓斌 海口报道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