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对话锡雕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 盼望传承

2017年09月08日 1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对话锡雕非遗传承人:坚守传统 盼望传承

  【解说】锡雕是中国一门传统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深厚。旧时泉州人做嫁妆,以锡制品多少论排场,在古城核心区的打锡街,清朝最繁盛时期有30多家打锡作坊,产生了不少优秀的锡雕手艺人和打锡作坊店号。时至今日,车水马龙的打锡街已找不出一家锡铺。但始创于1853年并传承六代至今的杨氏锡雕“连发锡铺”,依然坚守着这份稀有的手艺。

  【解说】9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百源清池畔的“连发锡铺”,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锡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峰峪叔侄。现年62岁的杨峰峪是杨氏锡雕第五代传人,也是福建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谈到这门祖传的手艺,杨峰峪就打开了话匣子。

  【同期】福建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杨峰峪

  在泉州最鼎盛的时期,明清的时期在泉州就有一条打锡街,以一个行业命名的一条街,所以说明当初的锡雕行业是非常发达的。后来因为科技的发达、发展,比如说有搪瓷制品、塑料制品,开始冲击市场,所以这个行业就逐渐逐渐地没落。

  【解说】1954年受泉州文化部门委托,杨氏锡雕的第四代传人杨炳坤历经两年余,制作完成泉州代表性锡雕“东西塔”,并于1956年被福建省手工业管理局授予“福建省民间美术工艺第一届百花奖”,杨炳坤由此成为泉州锡雕的一代宗师级匠人。杨炳坤之后,其子杨峰岩、杨峰峪兄弟成为家族第五代锡雕传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两兄弟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内外多种大奖。

  【解说】锡雕在北方以素为雅,称素雕,在南方以精雕细琢为美,称为花雕。杨氏锡雕技艺是南派花雕的代表,风格华丽,突显金银秀色,作品极为富丽堂皇,具有鲜明的闽南风格。杨峰峪告诉记者,制作一件锡雕作品,至少要经过绘制图纸、制作模具、铸造胚体、修整胚体、焊接胚体、打磨整形、镶嵌鎏金等八道工序,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想要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正因如此,杨氏锡雕已是濒临失传。

  【同期】福建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杨峰峪

  想学的人要有耐心,你没耐心、你做了很多年了还感觉说你没出什么成绩,有人就灰心了、就丢弃了。所以说工匠精神一定要有这个刻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守得住这个本分,你才能把东西做好。我们也教了很多徒弟,真正要熬到底的,真的是少之又少。

  【解说】杨氏锡雕第六代传人杨曙宏、杨婉红兄妹,多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锡雕代表性传承人。杨婉红告诉记者,如今她与自己的师父——六叔杨峰峪大师正计划通过“进校园”的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手艺。

  【同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锡雕 代表性传承人 杨婉红

  我们是考虑在9月份左右,我们会进泉州黎明职业大学,然后进校去开展传习、传承这种工作。那我们会通过继续延续我们传统的这种技艺来传授他,还会结合现代工匠的一些手艺,教他们创作新的产品、新的艺术品,让这些新的艺术品,能被更多的年轻人、下一代所接受、传承,我们是守心不守形。

  【解说】2016年元旦,从打锡街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的“连发锡铺”,在距离打锡街口不足百米的百源清池畔重新开张。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杨氏家族也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创新出诸如茶具、香具、伴手礼等多种形式的“新锡雕”。并通过锡铺现场体验的形式向大众推广这项传统手工艺。杨婉红表示,锡铺不只是传习所和大师工作室,希望“连发锡铺”能够成为锡雕的展览厅甚至博物馆。

  记者 柯宁 福建泉州报道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