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发射一颗卫星需要哪些“黑科技”

2019年04月22日 12: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4月20日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吸引了诸多关注。那么,发射一颗卫星需要哪些“黑科技”呢?近日,北斗三号卫星、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以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测发专家在四川西昌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北斗卫星发射背后的故事。

  【标题】卫星靠啥定位测距授时?

  【解说】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了卫星上的核心科技密码。他介绍,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的频率基准,是整个导航卫星的心脏,直接决定着导航卫星定位、测距、授时的准确性。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上配备的氢钟是一项新技术,它极大地提升了卫星的精度性能。

  【同期】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 陈忠贵

  过去我们一般的钟是三百万年误差一秒,我们采用了这个高性能的氢钟这样的技术,就能够提高到三千万年误差一秒。

  【解说】此外,4月20日发射的第44颗北斗三号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北斗系统使用的包含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不仅是其独有,也是国际首创。它能很好地提高区域性系统性能。

  【同期】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 陈忠贵

  可以说我们全球系统现在达到5到10米,那么有了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G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个功能以后,我们的性能就提高到3到5米的能力。

  【标题】火箭如何把卫星送入轨道?

  【解说】4月20日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第100次发射,这是中国第一个发射任务次数过百的单一系列火箭。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该系列运载火箭包揽了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不仅是中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同时也多次承担了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被誉为中国的“金牌火箭”。

  【同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姜杰

  (长三甲)取得了高轨道中大型卫星运载能力,突破了从单一轨道面到三维空间各种轨道发射,从高轨道卫星转移轨道到工作轨道的发射,从地球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以及从我们航天技术试验到高可靠、高密度工程应用的发射,这一系列的关键技术。

  【解说】姜杰介绍,针对北斗工程,长三甲系列火箭也在不断进行技术突破,以适应卫星的轨道发射需求。比如北斗二号提出的三维大姿态飞行控制技术和起飞滚转定向控制技术。

  【同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姜杰

  也就是说火箭不仅仅是在一个面上飞,火箭要在三维空间里飞行,还一个,火箭是怎么实现的?火箭要起飞,垂直起飞,然后滚转控制,然后定向飞行,就是起飞滚转定向控制技术。

  【标题】卫星发射场有啥“超能力”?

  【解说】此次发射在西昌航天发射场进行,西昌发射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境内,纬度低,距赤道较近,海拔高,离地心较远,非常适合航天发射。场区建有两个发射工位,配套完备的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设施设备。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吴炜琦介绍,西昌发射场在中国航天发射场中发射次数最多,而这要归功于它的几个“超能力”。

  【同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航天测发专家 吴炜琦

  一是适应能力强,可发射长征系列6个型号的火箭,并行测试大、中、小、微不同构型卫星;二是发射能力强,可发射大、小倾角的低、中、高地球轨道的航天器,也可发射月球轨道、星际轨道飞行器;三是发射周期短,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半个月发射一次,年发射能力达到20次左右;四是发射后劲足,场区正在建设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新发射工位,即将形成新的现代化发射能力。

  【解说】目前,西昌发射场已发射129枚火箭,将150余颗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包括所有48颗北斗系列卫星、所有6次探月航天器的发射,还有33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个“第一”,是“北斗”、“嫦娥”的唯一“母港”。

  温孟馨 刘常连 刘旭 李龙飞 四川西昌报道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