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香港故事:痛心母亲喊话上街儿子回家饮汤

2019年08月28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香港故事:痛心母亲喊话上街儿子回家饮汤

  【解说】喝早茶,是香港人最热衷的家庭活动之一。闲适的周六日早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几盅点心,一壶香片或铁观音,再来点烧腊,有一搭没一搭聊聊天。这是周末香港茶楼里常见的景象,也是蔡太太与儿子们以往每周的惯常活动。

  【解说】蔡太太今年59岁,有三个儿子,三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在蔡太太的口中,三个孩子孝顺、心细、善良,会照顾流浪猫狗,会说笑逗她开心,旅行时总会给她带回她最喜欢的手工手袋。但蔡太太的幸福时光却在6月之后,戛然而止。她的孩子们变得暴躁,家里多次爆发争吵,他们对母亲恶语相向,多次摔门而出甚至退出家庭群,离家出走。蔡太太的生活,突然跌进一片孤独里。

  【同期】香港市民 蔡太太

  6月份就很多示威游行,我的小儿子在6月份就出去游行了。我曾经阻止他,让他不要去,他很大反应,很凶地骂我,我很不开心。我和他吵完后,人很不舒服,坐在那里觉得头晕,讲不出话,他见到我这样他也不理我,甩上门就走了。那段时间我已经很伤心。几天后,我的小儿子就搬到大儿子那里住,我就觉得更加心痛了,感受到原来心可以这样痛,整个心好像被扯住一样,心痛到夜晚完全睡不了觉。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一个很孤独的妈妈。

  【解说】自6月以来,香港反对派和部分示威者借和平游行集会之名,进行各种激进抗争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下,部分香港青年和蔡太太的小儿子一样走上街头,参与到游行队伍中。这让蔡太太忧心忡忡,她担心队伍中孩子的安危,更担心孩子在别人的煽动下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然而,更令她沮丧的是,除了上街游行的小儿子,另外两个儿子也因为与她的意见分歧而孤立了她。他们之间不说话,不沟通,不联系,不见面,修例风波似乎在孩子与她之间筑起了一道墙,在“痛心”和“孤独”之外,蔡太太更添了一层 “无力感”。

  【同期】香港市民 蔡太太

  很不开心那段时间,我身边的朋友,每一个家庭都有些问题,和孩子要不然就完全在家里不聊,不看电视,不去接触;有些是激烈到大家打架,老爸跟儿子打架;有的就是孩子搬走了。看到身边很多朋友家庭都有问题发生,这样的政治事件为何会影响到家庭的关系呢?家庭应该是最亲密的,为什么(修例风波)能够影响到他们这么大的转变呢,我真的想不明白。其实香港的小朋友他们很有正义感,他们很有据理力争的能力,但是在明辩是非能力这方面就比较弱。现在这种无力感,我们家长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就希望这件事快点过。

  【解说】或许是接触信息较为片面、或许是明辨是非能力较弱、亦或是因仗义执言易冲动的性格、或受平辈朋友的影响等,每个睡不着的夜里,蔡太太都试图去分析孩子变化的原因。对孩子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她“想不明白”、“不敢相信”,但有一点她很肯定,有一只黑手,把儿子推上街头。

  【同期】香港市民 蔡太太

  (背后推手)绝对有的,绝对是有。他整天上连登网,我知道他上了连登网,我小儿子,每天都看看,拿着手机一直在看信息。他们始终是一群小朋友,可能一时受到了别人的误导。也可能有一些偏颇的言论,比如说警察打人等等,他们就觉得义愤难填;但他们不知道,原来前面的人已经在扔砖头扔铁枝。这个政治问题除了影响社会,还影响家庭朋友之间,很多都撕裂了。所以我心里真的很气泛民那帮人,真的非常憎恨他们。

  【解说】退一步,或许母子间的关系便有缓和的余地。妥协,便能得到与孩子对话的可能。但蔡太太却从没有动摇过。

  【同期】香港市民 蔡太太

  对于我,我这个人也还是比较固执的。我也不会退让,因为我有自己的立场,我是中国人,我一定不会退让。我也认定他们是在做一些反国家的事情,我也是不喜欢的。我想告诉煽动者,不要踩着年轻人的尸体往上爬,不要为了你们私人的利益,不要利用年轻人,我只能跟他们这么说,希望他们收手。

  【解说】“忍忍吧”,是蔡太太目前唯一能做的事。她有意识地避开新闻,给自己找了一些搞笑片。也开始尝试找朋友聊天,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她相信,风波总会过去,孩子们总有一天会回来。她至今仍记得母亲节时儿子送给她的玻璃玫瑰花,记得她生日时大家一起吹蜡烛切蛋糕的画面,也记得做完饭后儿子们帮着做清洁的样子。她希望,孩子们也能记得妈妈,希望他们早点回家。

  【同期】香港市民 蔡太太

  其实我们关系都很好的,他们经常跟我聊天讲心里话;我们有说有笑,节日就去吃饭,全家人去吃饭,每个礼拜都去喝早茶,很开心的。真的没想到,竟然因为这个事情,搞到我们整个家散了。他们一直都很有家教,很有礼貌,很正直,很善良。从来不需要我担心,读书、工作,从来不需要我担心。总之希望他们平平安安,这事情过去之后,就回家来喝汤吧。

  记者 陈烁 让宝奎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曾小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