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专家: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应对“一带一路”沿线非传统安全威胁

2020年08月18日 0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8月17日,在三亚参加“2020年亚太公共安全论坛”的专家认为,协调一致的国际合作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途径,应以公共卫生安全为重点,构建国际公共安全合作机制。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一带一路”沿线反恐形势。

  非传统安全威胁一般是指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同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李伟

  如何使我们的共识能够变成可操作性的、实操性的,那么我觉得有两个字也是这次论坛上达到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作。因为现在在全球化的状态下,我们说应对这种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非一个国家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无论你的经济或者军事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那么你都很难单独地解决。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蕴岭

  毕竟我们人类越来越强的要生活在一起,因为无论是从全球化也好、生态也好,各个方面。我们应该说刚才我谈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国际公共安全仅仅这一个领域,我们看到它已经改变了原来传统国家的职能和他的管理方式,那么更强地要求进行国际合作。

  【解说】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无缓解迹象,这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受到影响,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遇到挑战,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

  出席论坛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即便面临重大危机和共同挑战,中欧班列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式依然畅通,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超过去年同期,这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亦是人类社会安危相依、休戚与共的固有属性。正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人道主义本质和品格,使得大难关头,世界各国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同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

  但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中欧班列这次却表现非凡,异常活跃。开行的数量、货物的发送量比去年同期有大幅的提升。中欧班列为维持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为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记者 李宇凡 海南三亚报道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