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的“面壁人”-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的“面壁人”

2020年10月23日 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同期】壁画修复工程师 吴国梁

  我干了10年了今年,我去过西藏、青海、还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炳灵寺......反正很多地方。

  【解说】画面中的人名叫吴国梁,是一位石窟的壁画修复工程师,他们的工作,就是让历经千年风尘的壁画,得到修复保护,重新焕发它们的文化魅力。

  在被誉为“草原敦煌”的阿尔寨石窟修复现场,吴国梁和来自敦煌研究院、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的10多位专家在草原深处进行着阿尔寨石窟的保护修复工作,当起了千年“草原敦煌”的当代保护人。他们也被外界称为“面壁人”。

  【同期】壁画修复工程师 吴国梁

  这一块根据它的情况,比如说像这一块,它病害比较多,像这个裂缝可能就得2个小时(去修),像这它不是有文字吗,我们在修补的时候还不能伤到它这个文字,这一块可能修复好就得半天吧。

  【解说】吴国梁介绍,今年5月,他开始参与阿尔寨石窟的修复工作。和他一起的专家们基本每天都要站着修复8小时左右,根据修复的位置不同,有时甚至需要蹲着工作8小时。

  【解说】据初步研究,阿尔寨石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石窟壁画遭遇的病害有空鼓、起甲和酥碱等,使得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破损、疏松脱落,也使得修复难度增大。

  【同期】壁画修复工程师 吴国梁

  阿尔寨石窟来说,这个壁画它的病害是比较严重的,修复的难度也相当大,但是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来修好吧。

  【解说】阿尔寨石窟内现存着近千平方米的彩绘壁画大部分属藏传佛教系统,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壁画上附有的文字包括藏文、回鹘蒙文和梵文,反映着古代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状况,各民族文化、教派体系的融合。据有“草原上的敦煌”之称,在中国石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同期】阿尔寨石窟研究院 院长 莫日根其劳

  这个壁画的内容非常丰富,里面有汉族文化也有藏族文化,还有蒙古族的这种文化,所以一千多年以前,咱们这个地区,各个民族和睦相处,而且他们的文化会融在一起,都体现在咱们阿尔寨石窟的壁画当中,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整个全中国的石窟里面也很少见的。(记者 李爱平 陈峰/通讯员 杜雅婷)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