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港最后的胶片影室 守护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走进香港最后的胶片影室 守护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2020年11月30日 1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在油麻地一处繁华街巷中,隐藏着一家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特殊影室。在数码影楼遍地的今天,这是香港为数不多的仍使用胶片的照相馆。沿窄窄的楼梯拾级而上,记者见到了影室的老板,已过古稀之年的林国盛。

  【现场声】

  看这里,很棒,对了,头歪一点点,对了,可以。开心点,稍微多点笑容,对了,很棒,好。再照一张,放松放松,对了对了,很好,可以了。

  【解说】拍照、显影、定型、执相……胶片摄影工序繁复,过去几十年,林国盛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着这间不大的影室。与这里结缘,是在他6岁那年。林国盛在家人的带领下到这家照相馆拍下了自己入学的第一张证件照。

  【同期】善美影室摄影师 林国盛

  我6岁那年上学的照片。这个就是新年的家庭照。这张就是我最小的孩子出生,就拍张照给他做证明。这是我第一张的黑白家庭照,(这是)大儿子、二儿子、太太。(时间)嘣一声就到1995年了,我大儿子都这么大年纪了。

  【解说】林国盛回忆,自己出生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的香港处于战后时期,百废待兴,粮食、房屋供给短缺。由于没有完善的身份证明系统,照片在一段时间里发挥着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白米、食油等生活物资都依据全家福照片上的人头供给。新生儿从降生、入学、毕业,到工作、成家、生子,甚至生命结束都需要影像印证。彼时香港影楼红火,遍布九龙、新界,最多时开设四百家有余。1971年,20岁的林国盛进入影室当学徒,自此入行。

  【解说】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家影室依然维持着胶片摄影的传统。在林国盛看来,虽胶片日渐式微,但它仍有着数码照片无法替代的质感和情怀。

  【同期】善美影室摄影师 林国盛

  现在好多证件都电子化了,都要收电子档案了,就不收我们的照片了,会这门手艺的师傅好多都转行了,做保安。年轻人就去开车。数码(化)之后,很多事都简化了,不需要菲林(胶卷)了。一拍马上就可以看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改变。数码(摄影)就是电子打印出来,菲林就是微粒显影、定影,接着再用放大机放这张相出来,放在微粒中全部冲印出来,这是两种方法,但你比较后才会觉得,菲林更好看,它的层次,它的深度。

  【解说】随着数码影楼一座座落地,胶片摄影价高不说,取照还需等上一周,小店的顾客逐年减少。正因如此,林国盛对每一位光临小店的顾客都异常珍惜,想方设法为镜头前的人拍下最合心意的照片。

  【同期】善美影室摄影师 林国盛

  (有一个顾客)他已经患上绝症,肺癌,要拍一张靓照,你怎样让他笑,没有生机,因为做车头相(遗照)。我就说,你就当中了六合彩。他一听中六合彩特别开心,他一开心我就连按快门,捕捉到一张他轻松的样子。拍完照了,他没来拿,他的女儿来拿,他女儿一见爸爸的照片这么靓,蹲下痛哭,她很感动,爸爸拍了张靓照给她,这就是这张照片的价值了。

  【解说】交谈间,陆续有顾客来到店中取片。无论新客老客,林国盛总是不厌其烦地将相片的底片当面取出交给顾客,他认为,只要留住底片,照片记录的美好瞬间就可以长久保存。

  【现场声】

  这个是特区护照(照片)。这个是普通款。(好好,谢谢。特别好,特别精神。)这个笑容都很好的。底片在这里。(知道。)

  【现场声】

  哇,靓照,这是底片。

  【解说】一台相机,一间暗房,一张张相片,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人的生活点滴和历史印记,任凭小楼之外的城市如何变迁,这一方影室中的珍贵记忆还将继续典藏。

  记者 范思忆 李越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