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博物馆文创:要把文化资源与人们现实需求结合起来
【解说】近年来,逛博物馆成为一种时尚。博物馆为何逐渐变成“网红打卡地”?云上博物馆前景如何?博物馆文创在未来该如何发展?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作出回应。
【解说】单霁翔表示,当前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来到博物馆不再是曾经“到此一游”的参观,而是享受博物馆的文化。
【同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单霁翔
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关注这些文化对于他们现实生活可以发挥的作用。一些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也好、《国家宝藏》这些节目也带动了很多年轻人关注博物馆的这样的氛围和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他们不是过去有的经常见到“到此一游”这样的参观,他们是享受博物馆文化来了,专门为参观展览而来,专门为参观我们的数字产品,或者来购买我们文化创意产品而来。
【解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线上直播。单霁翔表示,这种“云”上方式或成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但它不能取代人们在博物馆身临其境的体验。
【同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单霁翔
当然它不能取代于人们走进博物馆参观,但是它会引导人们在休闲的时候可能愿意亲临其境的去走进博物馆,会起促进作用。
【解说】近些年各地博物馆文物衍生出的文创产品持续火爆,从“萌萌哒”的造型到各种实用的生活用品,对于未来的博物馆文创该如何发展,单霁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同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单霁翔
到2008年故宫研发的文创产品,历年加起来已经到了11900种了,那么我们意识到应该上台阶了,这样的故宫就提出了一个口号,要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一定要详细的观察人们现实的生活,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今天的文化需求,包括把你的文化资源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把它对接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出好的文化创意产品。
董泽宇 王潮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