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进高校:盼多元“云晒艺”创新传统“师带徒”-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甘肃非遗进高校:盼多元“云晒艺”创新传统“师带徒”

2021年06月11日 1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日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期间,甘肃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展销、非遗讲座、学术沙龙等系列活动同时展开。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向记者介绍,活动希望依托高校的研究力量,帮助甘肃非遗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传承人,非遗中心也将携手高校,共同探讨、研究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及网络在线传承非遗。

  【同期】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刘卫华

  非遗传承人从线下带到线上,我们目前甘肃省非遗中心已经注册申请了抖音账号和今日头条号,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快手号,还有腾讯的微视。依托高校的研究力量,依托高校里面已经现有的专业水平来帮助我们甘肃的非物质化遗产的传承人进行非遗的传承工作。

  【解说】刘卫华表示不少传承人抵触短视频、直播等在线传承和教学,其原因是网络上缺少对非遗的尊重,这需要官方及青年传承人的积极引导。

  【同期】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刘卫华

  大多数传承人之所以不太能够接受网络,他对于接触网络之后能带来什么收益,或者说网络如何给传承人予以充分的尊重,他无法感受到这种东西,所以他对于接触网络不是太情愿,这主要是帮助传承培养更多的有学历的、优秀的新的非遗传承人,培养出一批新的网红,让传承人对自己的非遗项目进行直播传播。

  【解说】甘肃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孟子为坦言,目前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加之大部分只会说方言,所以需要对濒临失传的非遗进行抢救性保护,而高校学子来自各个地区,掌握各地方言,方便与当地传承人沟通、拍摄,甚至传承。

  【同期】甘肃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孟子为

  利用广泛的校园,鼓动大家产生兴趣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活动,因为很多的传承人他都说的方言,你比如去普通的一个人,他说方言你还听不懂,大学生他来自任何地方,山寨、村落、乡村、城市都有,如果把这些人带回来,他回去再记录他们村里面的传承人,就无论他是县一级的,还是省一级的,还是市一级的,国家级的,甚至联合国的人都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解说】据了解,在此期间,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研究所也在该校成立挂牌,该研究所对提高学子非遗保护知识素养、提升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也将在非遗保护和宣传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改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探索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记者 李亚龙 闫姣 甘肃兰州报道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