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面塑艺人打造面塑版清明上河图-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沈阳面塑艺人打造面塑版清明上河图

2021年07月07日 12: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面塑,又叫捏面人,是一门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在我国古代,每到逢年过节,民间都会捏面人,以求吉纳福,久而久之,以此谋生的手艺人便应运而生。农闲时,面塑艺人挑担提盒沿街叫卖的景象曾是街头的一道风景,这门手艺世代相传。沈阳的于启全便出生在一个“面塑世家”。7月6日,记者来到于启全的工作室。

  【解说】作为沈阳于氏面人的第四代传承人,于启全介绍,因为从小在山东老家长大,对面食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习了面塑,也自然而然的将这门民俗文化传承了下来。在于启全的手中,各色面团经过捏、搓、揉、掀后,以各种惟妙惟肖的形象出现,被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三英战吕布、穆桂英挂帅、哪咤闹海等众多经典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他创作的对象。于启全的最大特点是擅长速塑,就是在现场用最快的速度以表演的形式来制作人物面塑肖像,最快只需十几分钟。2016年,于启全为到沈阳故宫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现场制作面塑肖像,并获得默克尔的连声称赞。

  【同期】沈阳于氏面人第四代传承人 于启全

  它实质最大的难点在于说什么呢,就是说不是形而是神,一个人的神态,包括我给很多人做这个肖像,包括默克尔总理来沈阳的时候,我能给你做,不是说我形做的多么准,而是我那个神态表达出来了,她觉得特别满意。

  【解说】于启全说,瞬间捕捉一个人的特点,这不仅需要天赋和灵性,更需要长期的训练。

  【同期】沈阳于氏面人第四代传承人 于启全

  我这个面人儿和面塑想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和张力,就是通过我迅速表演的过程,给别人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一种审美。

  【解说】为将面塑艺术广泛传播,于启全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示活动,曾出访韩国、德国、东南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现场表演人物面塑肖像。对于面塑艺术,于启全有着自己的观点。

  【同期】沈阳于氏面人第四代传承人 于启全

  由于社会发展吧,它这个个人的一个追求和趋向不一样,但作为我来讲,我是始终是初心不改,因为我觉得面塑它就是速塑,如果细的话我拿任何材料,我可以3D打(印),我可以用刀去刻,都可以做得很细,但是失去了面这种特有的这个灵性,面是什么?可塑性强、操作起来还快、表达手法灵活,就是说我是通过不加不减迅速的捏、拨、调、按,就能把一个人物擀成片儿,经过重叠、折合,变成塑出一个人物是这样。

  【解说】除此之外,于启全尤为喜欢创作拥有故事情节的微观群塑,《百子图》、《民族大团结》都是他的群塑作品。2013年,他曾耗时一年多的时间打造了一组长达6米的“面塑版”《清明上河图》,用去200多斤面粉。近千个神态各异的人物,五官、胡须、发髻甚至表情都清晰可辨。

  【同期】沈阳于氏面人第四代传承人 于启全

  平面变立体它有空间感,这空间感就比较难做,所以这中间改了做做了改呀,这里人物原则上人物是几百个人物,但我改了做做了改已经没记这个数了,包括那个树啊,树的造型都要跟原著的造型基本一致,透视关系还得合理,所以对这画的有一个特别了解。

  【解说】采访中,于启全多次向记者坦言,从事面塑艺术几十年,纯粹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创作,也会将当下的流行文化和大众关注的话题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现在他的作品中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内涵,未来还会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后人欣赏与参考。

  王艺霖 沈阳报道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