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记者参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降级”受关注-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两岸记者参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降级”受关注

2021年07月15日 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解说】“海峡两岸记者川渝行”联合采访团7月14日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岸媒体采访团当天参访了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月亮产房等景点,深入了解了大熊猫的习性特点,生存环境,以及人工繁育历程等情况,日前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等热点,同样受到大家的关注。

  对于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一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吴永胜表示,“降级”并不等于保护力度会降低。

  【同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吴永胜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这是好事,它证明了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大熊猫的保护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降级并不等于降低保护的力度,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把(大熊猫)的保护工作做好。

  【解说】据了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于1987年,最初只有6只大熊猫,发展至今已有217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

  【同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吴永胜

  大熊猫的繁育是有着严格的遗传繁育的要求,配对的要求。

  【解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刘玉良介绍,目前大熊猫的冷冻精液从储存到运输技术都已非常成熟,并且大熊猫人工授精的产仔率能达到近50%。

  【同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刘玉良

  大熊猫的人工(授精技术)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候,的确(大熊猫)的人工授精(产仔)率是非常低的,(人工授精)技术当时也是让很多专家都非常困扰,但是经过科研人员的攻关,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来看,大熊猫的人工授精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记者吕杨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