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经:“贴秋膘”、添衣物、忌贪凉
【解说】8月7日是农历“立秋”节气,古人把“立秋”看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民俗学者介绍,根据时间计算,2021年属于晚“立秋”。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早“立秋”一般是从夜里到中午12点,从中午的12点到夜里的24点是叫晚“立秋”。今年(“立秋”)正好是下午的14:52:48,肯定是晚“立秋”了。早“立秋”,冷嗖嗖;晚“立秋”,热死牛。尤其是今年,在这个“立秋”之后还有两伏,第二个中伏和第三个末伏,所以“立秋”(之后)还是非常热。
【解说】古时,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便是“苦夏”,需要“贴秋膘”。如今,中国多地也沿袭了“贴秋膘”的习俗。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立秋”这一天,是称孩子的日子,尤其是河北、山东、山西一带。大人觉得自己家的小朋友这么热瘦了没有?“立秋”了开始家里可以做肉吃,民间的一般的说法是要“贴秋膘”。尤其是北京的这种“贴秋膘”,非常有意思,就是吃肉。一般吃什么?蒜泥白肉。用清水煮的肉,煮熟了之后切成薄薄的片,然后再蘸着蒜汁去吃。
【解说】杨信表示,三伏天里,天气闷热、湿气较重。而“立秋”之后,早晚天气将逐渐转凉。因此,他建议民众可适当增添衣物,饮食上切忌贪凉。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立秋”当天是要注意养生,避免劳累。老人可能再不注意,穿短袖衣服什么的,会难免受风,要更注意到一早一晚增减衣服。尽量慎用西瓜,西瓜本来就是凉的物,老人孩子,尤其是肺部不太舒服的老人,基本就慎用西瓜。
【解说】此外,“立秋”之后,保证充足睡眠也是人们秋季养生的重要内容。
【同期】民俗学者 杨信
(2021年)“立秋”尽管后边还有两个伏,毕竟早晚已经开始感觉到凉爽,身体不粘了。这个期间就是中医认为,是你要注意当天的休息,好好地睡一觉。注意养生的话,应该把您家的空调,夜里睡觉的时候要关闭了。
记者 郎佳慧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