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慈善机构见证先侨“落叶归根”之路-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香港百年慈善机构见证先侨“落叶归根”之路

2021年10月23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香港故事】香港百年慈善机构见证先侨“落叶归根”之路

  【解说】曲径通幽、苍翠掩映,位于香港岛西端大口环的东华义庄始建于1899年,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历史。它见证了百年来香港利用其航运优势,为全球华人提供原籍安葬服务的悲壮历史。

  “落叶归根”是早年间远渡重洋、外出谋生的华人最真挚的期盼,即便生前无法衣锦还乡,也渴望身后能够长眠故土。正是这种归乡的淳朴愿望,使得东华三院这个立足香港的慈善机构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华人办理原籍安葬的中心枢纽,也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中,记者见到了史秀英,作为办公室主管,她深耕历史研究多年,对这里存放的每件档案及文物背后的故事都熟稔于心。

  【同期】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主管 史秀英

  这两件文物是在东华义庄那边过来的,其实这个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曾经这两个都是我们找骨殖回香港。这些骨殖都是在外国他们包装好之后,摆入一个箱子里面,有一些曾经是用藤篮的形式,有一些就用铁箱的形式。于是我们就从义庄拿过来这里,作为我们去见证原籍安葬历史的文物的见证。

  【解说】史秀英介绍,据相关考证,华侨回乡安葬的传统大约在19世纪中叶形成。1850年后,从全球各地航行至香港的远洋轮渡中,载有身故异乡华人的棺椁不计其数。其中一个早期的例子是1850年建立的旅美三邑总会馆,由来自南海、番禺及顺德的侨民组成,专门负责侨乡的运棺安葬事宜。档案馆中的几页信件记录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同期】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主管 史秀英

  这封信是1934年由三藩市(美国旧金山)一个会馆写给东华的。当时因为这么多的信里面,我们就知道,其实美国的信比较多,因为三藩市是第一个淘到金的城市,它在1848年的1月淘到金矿,所以华人就开始去了。这封信其实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它就会告诉我们,他们已经收拾好骸骨了。接着他会坐什么船,然后接着他会告诉我们数目。遗骸有474(具),然后有80个箱,因为它运回的时候,它去开平或台山,于是这条路线就是这样去。有全部的地址、目的地,还有名字,还有(运送)时间。

  【解说】至此,一个遍布全球的运输网络逐渐擘画而成。作为当时香港最大的华人慈善机构之一,东华三院利用其联络内地与海外的商贸与社会网络,让数以万计滞留海外的华人骨殖重归故土,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内地的运输渠道,使得各地商会、侨社、公所等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更为紧密。现如今,当年的往来书信薄、出入义庄记录等多已破损不堪,经专业修复后重现原貌,向世人揭秘了彼时香港庞大的航运规模与先侨们的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

  【同期】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办公室主管 史秀英

  其实北美洲、南美洲都有,南美洲的秘鲁都有的。原来秘鲁有一种矿你没有听过,叫做鸟粪矿,原来在秘鲁有很多小雀,这些小雀他们的鸟粪都可以做颜料,所以有些人去秘鲁做工,所以我们就知道,原来世界各地那个时候除了淘金之外,比如说去古巴做什么呢?古巴做蔗园,所以其实在我们的书信里面,很多是来自北美洲、南美洲,然后在很多中美洲,世界各地,东南亚有很多,澳洲有很多。

  【解说】从秘鲁的鸟粪矿到古巴的甘蔗园,从缅甸的茶田到澳大利亚的金矿山,一页页档案重现了华人先侨远渡重洋、开拓创业的足迹,也铺陈了早年间香港华人慈善机构在沟通中外、联通东西方面无可替代、可歌可泣的珍贵历史。

  记者 范思忆 罗嗣昱 梁源 香港报道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