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九旬“华支”老兵回忆抗战: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2014年09月06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泉州9月6日电 题:九旬“华支”老兵回忆抗战: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作者 廖静

  “回想起以前的战友,尤其是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战友,我的心就会很痛。”今年93岁的杨文泉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参与“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以下简称华支)是“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华支于1942年5月19日在菲律宾成立。据介绍,这支最初从“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挑选出来的52人队伍,为表明要向在中国坚持抗日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学习,又称为“四十八支队”。

  “我们刚成立时,装备奇缺,每个人只有短枪、步枪各一枝和手榴弹2枚。”杨文泉老人回忆起战争故事记忆犹新。“我们队伍上至主要领导人,下至普通队员,90%以上都是泉州籍的。”

  尽管条件艰苦,但在杨老眼中,“那一段时间,大家吃穿都在一块,生死置之度外,同生共死的情谊永远也不能忘记,到现在还能清晰地回想起那些片段。”

  “什么叫生死关头?就是我们每一次出任务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杨文泉指着一次接受勋章的老照片说。

  “我是其中的幸运者,经历多年战争,身上竟然没有大伤。”杨文泉坦言,其实所经历的多次危险,大都是生死攸关的。

  1943年干伦巴村战斗,杨文泉说,当时打了快4个小时,击毙击伤敌军30多人,还缴获了一些兵器,而我们只有一个人受了轻伤。“那一战,大家都打得很开心。”

  据统计,在抗战的三年半里,“华支”转战菲律宾的14个省和马尼拉市,大小战斗260次,歼敌2000多人,缴获日军长短枪和轻重机枪940多枝。华支的成员共死伤约110人,其中福建籍的48人。

  “我们经历过很多次战役,看过血流成河,但是我们知道还有很多人跟我们一起战斗。”老先生感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学术部主任骆曦介绍,抗战时期,泉州籍的东南亚华侨有100多万,不少人积极投身抗战洪流之中。今年3月,我们还收到泉籍南侨机工孙其文后代捐献的抗战文物。

  在年近百岁的杨老心里,南洋的抗战除了华支,还有其他的队伍。“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团结史。”

  1938年,由南洋各地的45个华侨团体成立了以陈嘉庚为主席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从抗日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时间里,来自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华侨每年捐献达1.6亿元法币。

  除了捐资捐钱外,骆曦介绍,“当时国内紧缺各种专业人才,很多华侨人才回国参加新四军,成为抗战的一员。华侨抗日战士留下了自己的一段段传奇,其中活跃在滇缅高速公路上的“南侨机工”,就被广为称颂。

  “华侨抗战的历史逐渐远去,但不应被忘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林鹰表示,“明年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将开辟介绍与展示华侨抗战历史的文物馆,用以铭记这一段激昂的岁月。”(完)

【责任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