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学者:新加坡应加强与汕头华侨试验区合作

2015年01月12日 10:32   来源:汕头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14年11月28日,我出席了在广州由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主持的“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座谈会。这个试验区由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务院的批复中,华侨试验区被赋予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任。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继开埠和设立经济特区后,汕头迎来的第三轮大发展良机。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汕头随后提出,以华侨试验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从试验区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一个特色是同时强调经济和文化的合作,即除了强调经济投资,对文化和教育也极为重视,是双管齐下的试验。

  这次在广州的座谈会邀请了36位来自全球各地(包括北美、欧洲、东南亚和港澳)的华侨和华人,他们都是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大家踊跃发言,就发展跨境互联网产业和商品大流通产业、汇聚侨力构建潮汕文化之都等方面建言谋策,帮助完善华侨试验区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助推汕头新一轮发展热潮。大家都同意参与汕头华侨试验区的合作,将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因为汕头将率全市之力量,加快建设华侨试验区,这应该是近年潮汕地区最重要的发展项目。日前,汕头市委、市政府成立金融政策、贸易投资政策、人员往来便利化政策、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政策、用地用海领域政策、文化教育交流医疗合作政策、民政和财税领域政策等7个领域的研究小组,制订了7个方面相应的政策草案,列出具体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政策措施清单。

  我想在此说明一下,这个试验区的名称前面冠以“华侨”两字,中国方面的考虑可以理解,因为汕头是著名的侨乡,是一张王牌,必须要打。但,我们正确的身份是新加坡的华人,正如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所说,从“华侨”的身份转为“海外华人”的身份,经历几十年。新加坡人口有四分之三是华人,与中国相互视为“亲戚”是自然的,但我们也是“有新加坡特色的华人”。我们需要懂得亲戚间的相处之道,同时维护“新加坡特色”。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有许多潮籍人士,我们应该深入和具体了解如何在汕头这个重要的试验区扮演适当的角色。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中国国务院特批的一个特殊计划,意义非凡。海外以及我们新加坡的华人(尤其是潮汕人),如何与之合作,推进这个试验区的新项目,就显得责无旁贷了。下面我有几个具体的建议:

  1、 教育是新加坡强项之一,与汕头试验区可以考虑教育合作先行。这可以从两方面探讨,首先在大学方面可以和汕头大学在医疗、医学仪器方面合作,本地大学的医学院有些领域是世界水平的。以色列理工大学也在汕头大学建立了电脑工程学院,受此启发,新加坡的大学(国大或南大)也许能与汕头大学合作在试验区设立高水平教育项目。其实,更急需解决的短期问题是培养技术人员。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可以考虑在试验区内成立电脑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学院,任何成功的贸易区、科技园 、试验区都应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否则无法与世界竞争。

  2、 新加坡海港工业和城市规划都很有水平,汕头试验区的确需要现代化的规划及相关人才,这方面的合作很有实际意义。

  3、 中国在过去20年已派送不少高级行政人员到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李光耀行政学院作短期或长期的培训,我们也许能考虑在汕头试验区与新加坡的学府合作成立一个小型的行政管理、金融的培训学校,也可以培养来自广东全省,甚至福建的政府和私人企业的管理人员。

  4、既然汕头试验区为近年来潮汕的大项目,国务院以及广东省都很重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及印尼可以举办一、二个学术性的座谈会或会议,进一步与汕头成立的7个研究小组一起合作,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长远的策略。

  5、 在文化方面,汕头试验区可以把着重点放在潮州人的企业文化,因为潮籍企业家在中国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东南亚和香港的潮人企业都值得研究,如何吸取先辈的经验是一件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文化工作,目前很可惜,关于海外华裔企业文化方面的经验,我们并没有一个全面、深入以及科学的总结。也许这方面也应该和汕头大学、长江学院和新加坡大学的商学院合作。

  6、也可以组织潮汕和新加坡的大专、工艺学院和中学互相交流。教育是根本,潮汕人经商之外,更应重视教育,教育就应该从学生开始。

  在中国国务院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一定会取得成就,东南亚的华裔(尤其是潮籍)应该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参与这个项目,因为这将是汕头20多年来最重大的创举。我们坚信,这个项目不但会成功,而且会有一些新的突破。(潘国驹)

  (作者为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本文刊登于2015年1月7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经济纵横”版)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