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捐赠侨批第一人:爱国之情令记者动容(图)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海外侨批档案的热心收藏家曾福华先生专程从马来西亚回到家乡,9日向福建省档案馆无偿捐赠200多封侨批档案,绝大部分为国内罕见的回批,这在福建省尚属首次。省档案局(馆)长丁志隆向曾福华颁发收藏证书。
2013年6月,福建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福建收藏的大部分侨批为来批,回批系寄往海外,散存在侨居地,国内少见。2014年福建省档案馆、福建海外交流协会赴马来西亚新山举办侨批档案巡回展之时,曾福华当场捐赠17件侨批档案。巡展后,福建省档案馆鉴定整理处处长颜梓森与曾先生多次沟通交流,曾先生认定福建省档案馆是侨批档案的最佳归属之地,决定将收藏的全部侨批档案无偿捐赠给福建省档案馆。
曾福华捐赠的侨批收寄者为汕头陈景祯家族成员,该批侨批时间跨越40多年,自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点点滴滴流露了海外侨胞与家乡浓浓亲情乡情。曾福华向记者解读陈列柜里的侨批:信函往来间既有捐资助学、兴建医院的大事,也有亲人用药油的细节,“这些回批只字片言都非常珍贵,有些密密麻麻写了三四页,有着写不完的辛酸”。
身为海外捐赠侨批第一人,祖籍古田的第三代华裔曾福华被媒体“包围”。他说,辛亥革命时期,华侨是“革命之母”;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华侨捐款捐物,有很多华侨青年回国抗战,献出年轻的生命。说起侨胞与祖籍国的血脉联系,曾福华言语哽咽,泪水在眼眶打转,让在场记者动容。(陈鸿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