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南洋华侨抗战历史回眸:精忠报国赤子心

2015年08月28日 09:10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 符思之

  七七卢沟桥事变,震撼海外。在国家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海外各界侨胞和港澳同胞一致奋起救亡。1938年8月新加坡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发起成立“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接着,“星洲洋务工人抗敌后援会”相继成立。香港“琼崖旅港同乡会”和“琼崖旅港商会”(以下简称“两会”)也积极支持成立琼崖抗日救护队等抗日群体团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筹款,从财力上支援祖国抗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南洋所属菲律宾、越南、暹罗(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华侨代表168人,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礼堂举行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同年11月,来自南洋各地的琼籍侨团代表80余人,在香港成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以下简称“总会”),统一领导南洋琼侨救国救乡工作,会址设在香港。会议决定:原属“两会”组织的“琼崖抗日救护队”改名为“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以下简称“服务团”),由范世儒先生任团长,我任副团长,隶属于“总会”领导。服务团成立后,一面学习抗战的政治理论,一面学习战地救护技术,随时准备着返琼共赴国难,直接为抗日军民服务。

  1939年2月10日,日军铁蹄踏进琼崖,海口沦陷,广大琼侨无不义愤填膺。“总会”当即决定,组织起来的香港服务团,由我率领立即启程回乡和全琼同胞共负救国救乡之责。同时,还决定新加坡、越南、暹罗也相继组织服务团派遣回琼。

  服务团一批又一批从南洋回乡参加抗战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巨大的无声宣传,坚定了琼崖人民的抗日信心。“港团”、“新团”和“越团”共240多人,都是“总会”发动、组织和直接领导的。为了加强领导,便于开展工作,“总会”决定“三团”联合成立“总团”。1940年6月“三团”在琼山县树德乡召开全体团员大会,由符克同志传达“总会”关于“三团”合并成立“总团”的决定。由符克同志担任总团长,下设总务、秘书、宣传、组训、医务等股,有组织计划地开展工作。

  服务团自踏上故土之日起,虽屡遭逆流的冲击,仍不畏艰险,积极地展开抗日宣传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在宣传工作方面,以口头宣传为主,包括街头演讲、个别谈话和组织小型座谈等,我们还组织了一个三四十人的歌剧队,进行文艺宣传,先后到文昌、琼山等县10多个侨乡演出,每场观众少则几百人,多则一两千人。在文字宣传方面,主要是出墙报、写标语、散传单和油印《团刊》和小册子,及时报道,传播岛内新闻、战地简讯、沦陷区日军暴行录和各地群众抗日斗争的情况。

  在救护医疗服务工作上,我们所带的医药用品,一部分送给了国民党琼崖当局和抗日有功的冯白驹部,剩下一部分则分发服务团各队使用,在进行抗日宣传的时候,也给抗日军民免费送医送药。当时,日军到处“扫荡”,杀人放火,伤病群众比比皆是,我们就组织力量,主动上门为群众解难。久而久之,我们的医疗工作,在国民党一些官兵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民党文昌县长詹学新请我们在仙昌办一个医务所,为当地军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为部队培养了90多名军医和一批护理人员,受到部队的好评。

  符克同志被国民党杀害之后,服务团的同志认识到:我们必须站在抗日救国的立场上,发展进步力量,克服统战逆流。由于文昌县长何定之与日伪划地分防,摧残抗日人民,激起公愤。因此,全县的6个区(全部)、34个乡选出代表,在宝芳乡排沟村召开盛大的代表大会,选举詹镛同志为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建立了琼崖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1941年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6月至12月,德国、日本先后发动了侵苏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同时,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太平洋上许多岛国。12月25日香港沦陷。服务团同海外联系中断,侨援断绝,这给我们带来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向中共琼崖特委写了专题请示报告,特委考虑到服务团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必须保留服务团的名称,至于全体团员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首先征求本人意见,在自觉自愿的原则下决定去向。当时,同志们对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政策,极为不满,绝大多数报名参加独立总队。有些同志说:“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和日军的暴行,我确实忍不住,早想参军杀个痛快,今天的机会,不能错过,坚决参军去。”还有约30%的同志报名回乡参加民主政权或群众团体的工作。经过领导批准后,同志们高高兴兴地奔去新的工作岗位,同全琼同胞一起坚持抗日战争,直至日军投降。

  1942年冬,由服务团提出倡议,经文昌、琼山、琼东等县民主政府和乐(会)万(宁)办事处和澄(迈)临(高)办事处派出代表多次协商,决定成立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筹备委员会,筹备会采纳中共琼崖特委提出的“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国民党进步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在民主政府组成人员中各占三分之一)。筹备就绪后,当年11月10日在琼文交界的树德乡下昌村召开了琼崖东北区人民代表大会,大会一致通过建立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的方案。一致选举冯白驹为主席,刘秋菊、潘云波、史丹等12人为委员。从此琼崖人民在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发展进步势力,万众一心,有力地开展对敌顽的斗争,争取琼崖抗战的最后胜利。

  (原载于《琼岛星火》丛书)

  作者简介

  符思之(1912~2000),海南省文昌市公坡镇人。1950年6月至1966年5月,任海口市第一届市长、市委副书记、书记、海南区委工业部部长、区党委委员、行政公署副主任;1966年5月至1984年,历任广东省重工业厅副厅长,广东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