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华侨弃优越生活回国抗战 曾劝降一个日军支队

2015年09月06日 09:23 来源:泉州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南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南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戴旭民,原名戴克强,1917年出生于南安码头镇大庭村。1937年,他担任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队长,回国参与抗战。而后,义勇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随即北上抗战,他被任命为随军服务团副团长。他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参加半塔集、郭村等多场战役,跟随新四军南征北战,功勋显著。

  率义勇队加入新四军

  原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泉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黄夏莹介绍,1985年,为了解戴旭民从菲律宾归国抗战的故事,他特地前往西安。回到泉州后,他收到了戴旭民妻子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了戴旭民回国参战的历程。

  戴旭民出生在华侨富商之家,其祖父戴金华是菲律宾华侨富商。1926年6月,戴旭民进入祖父等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创建的普智学校读小学。1932年,15岁的他一边在家中经营的店里学做生意,一边到夜校补习功课。1934年7月,他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工人俱乐部,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后成为俱乐部骨干。1936年,工人俱乐部并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他被推举为执委,积极宣传抗日,开展抵制日货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菲律宾各界爱国侨胞奋起支援祖国抗战。同年10月,“菲律宾华侨抗日义勇队”成立,沈尔七担任该队总领队,戴旭民任队长。1938年1月,义勇队在沈尔七带领下,离菲到达厦门,后取道漳州前往龙岩,编入新四军二支队,易名“菲律宾华侨回国随军服务团”,沈尔七任团长,戴旭民任副团长。随军团于当年3月1日随新四军北上抗战,沿途做宣传工作。

  南征北战不误生产

  1938年5月,服务团到新四军皖南军部教导总队学习,戴旭民毕业后被分配到二支队教导队任排长5个月。第二年5月,他从教导队调到二支队司令部任见习参谋,4个月后即升任为二支队四团作战参谋。任职期间,部队进行开辟根据地的准备工作,集中整训,戴旭民负责战术技术训练,集训结束时较好地组织了战术演习,随后参加苏南的江宁、当涂、溧水、高淳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参加创建以小丹阳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苏北地方实力派、苏鲁皖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弄到10万发子弹,需派部队去取,因途中需要通过日军的重重封锁线,于是他便找新四军帮忙。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二支队四团团部机关及第二营担任护送弹药的任务。时任团司令部参谋的戴旭民协助首长指挥部队,通过敌人几道封锁线,顺利将弹药运送到李明扬处。同时,新四军借机渡江北上,进至江苏省仪征县月塘集地区,与梅嘉生等率领的挺进纵队第三团合编为新四军苏皖支队。戴旭民被任命为苏皖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了津浦路东段半塔集保卫战、郭村的反顽战役。

  1940年7月,苏皖支队于江都县塘头镇扩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戴旭民被任命为三纵队三团营长。1943年2月,戴旭民担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军工科科长时,遭遇日军“清乡”,形势严峻。在没有部队掩护的情况下,他一面把勤杂人员组成武装班,担任警戒和掩护任务;一面组织人员隐蔽生产,修理枪械,制造手榴弹,翻造子弹,有时一天转移好几次,仍坚持生产,在两个多月的反“清乡”斗争中,保证了部队作战武器弹药的需要。

  曾劝降一个日军支队

  1944年12月,新四军第三旅奉命渡江南下,于第二年1月进至浙江长兴县,整编为苏浙军区第三纵队,戴旭民被任命为三纵队股长。1945年11月,又渡江北上,在苏北淮安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戴旭民被任命为副营长。部队渡江北上时,大队与伪军一个团遭遇,队长在战斗中负伤,戴旭民代理指挥,掩护部队胜利渡江。1945年12月,八纵队攻打日伪军坚固设防的江苏高邮城,戴旭民率九连作战,身先士卒,九连成为团里首先登城的连队。接着,部队挥戈北上,歼灭陇海路东段的日伪军。戴旭民率部队在瓦窑包围日军一个支队,经发动政治攻势,俘获日军军官劝降,争取了这股日军全部投降。

  经过抗日战争锻炼,戴旭民已成为作战勇敢机智、组织指挥能力较强的指挥员,在解放战争中又建立了卓著的功勋,1964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军职顾问;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病故,终年71岁。(王丽虹 黄彤文)

  (文中部分史料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南安市新四军研究会提供)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