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海南籍华侨支持抗战文书曝光 成报国救乡新佐证

2015年09月07日 09:45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日军占领原崖县的一座避难所。
日军占领原崖县的一座避难所。
    1939年4月16日,日军在博鳌强行登陆,随即攻陷琼东、乐会两县(今琼海市)。图为在博鳌登陆的日军。 (本版图片由省档案馆提供)

  档案故事

  省档案馆特约

  日前,(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广东等地,通过与当地党史、档案部门的充分协商,争取到一批日军侵琼时期在海南战场拍摄的珍贵图片档案。

  这批图片档案中,除了记载日军侵琼罪行和琼崖抗战瞬间的照片之外,还有许多琼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琼崖抗战的凭证及文书的翻拍照片,成为琼侨报国救乡的新佐证。

  面色凝重的老人双手交叉做出防备的姿态,无奈地望向四周怀抱幼儿的孱弱妇人。一名不过两岁的孩童用稚嫩的右手捂住耳朵,在遮蔽什么刺耳的声响。

  几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站在他们身旁,似乎在等待命令,手持长枪和刺刀直挺挺地站着,露出木然或轻蔑的神情。

  这幅拍摄于日军侵华时期的黑白照片看似平静,却透露着令人绝望的死亡气息,真实再现了原儋县七里村一座避难所被日军发现并占领后的历史情景。这些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就这样暴露在日军的枪弹和刺刀之下,无处藏身。

  日前,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广东等地,通过与当地党史、档案部门的充分协商,争取到一批日军侵琼时期在海南战场拍摄的珍贵图片档案。

  这批图片档案中,除了记载日军侵琼罪行和琼崖抗战瞬间的照片之外,还有许多琼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琼崖抗战的凭证及文书的翻拍照片。这些档案对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研究工作有较大推动作用。

暹罗琼籍侨友捐款文件。
暹罗琼籍侨友捐款文件。

  琼侨抗日思潮风起云涌

  1939年2月10日凌晨,日本侵略者携强兵壮马渡海而来,用他们染血的铁蹄踏上海南岛。

  在此后的6年多里,海南无辜群众惨遭杀戮,抗日军民亦遭血腥镇压。其中,20多万人被日军直接杀害,非正常死亡达40万余众,占当时海南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无人村”、“万人坑”比比皆是。

  在省档案馆提供的一张图片中,我们看到,烈日当空,一名身材瘦削的黎族男子正在铲除书写在墙上的抗日救国口号。已经背负了太多沉重的他面无表情,双手持棍,赤脚站成弓步,显出有些费力的样子。

  根据图片下方的文字可知,这是1939年3月4日,日军占领原崖县不久后拍摄的一张照片。当地群众曾经用尽身边的每一寸空间激扬抗日救国思潮,却又在日军的镇压中不得不亲手抹去这些文字。

  尽管如此,抗日救国之号召、歼除日寇之决心已然在深陷苦痛的200万琼崖儿女心中扎根——琼崖抗日独立队、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南洋华侨机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紧紧挽手站在了一起。

  省档案局副局长刘玉峰指向图片档案中的《新加坡琼州会馆筹赈会捐款文件》、《旅暹琼侨工友救国后援会捐款文书》、《暹罗琼籍侨友捐款文件》告诉记者,未能回国抗战的华侨们也纷纷从千里之外寄来了血汗钱,试图帮助抗战队伍摆脱缺医少药、缺弹少粮之苦。

  一页页泛黄的文书中,“继续努力,源源接济”几个苍劲大字不时映入眼帘,这对于坚守海南战场的战士和群众而言,既是鼓舞,更是承诺,细细读来令人动容。一如当时出自南洋“援冯(白驹)委员会”的一封告侨胞书,一字一句一滴泪,在海内外广为流传:“秋深了,烽火弥漫下的琼州大地,早已刮起朔风。我们低头想一想,现在辗转于枪林弹雨之下的琼崖同胞、守土将士,是过着怎样的日子。冯白驹指挥下的抗日将士,屡能予敌以重创,实为出生入死,牺牲血肉所致……”

暹罗琼侨工友救国后援会捐款文书。
暹罗琼侨工友救国后援会捐款文书。

  琼侨各出新招广募资金

  在进步思潮的不断影响下,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成立各种抗日救国团体准备回乡支持抗战。其中,于1938年11月在香港召开的海外琼崖华侨代表会议上成立的琼崖华侨联合总会便吸引和集结了大批有志琼侨,队伍由10余人迅速增加到250余人。他们一边学习战地救护技术,一边学习抗日战争的政治理论和敌后宣传,为回琼抗战做着准备。

  抗日英烈、琼侨服务总团团长符克之女符曼芳告诉记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国的琼侨,比如她的祖辈和母亲,则在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采取义捐、义卖等方式为海南战场筹集资金和物资,并将募集而来的大笔捐款和医疗器械、药品、衣服布匹、胶鞋和文化用具等大批物资,通过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其他途径运回海南,支援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纵队。

  为了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募集到更多物资,广大琼侨甚至提出“逃避义捐,非我族类;捐而不力,不算爱国”的口号。于是,凡有琼侨之地,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热烈景象——富裕商人一次捐款数百元乃至万余元,工薪阶级则以“月捐”的形式捐款(即每月领工资后捐出几元乃至十几元)。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也不甘示弱,又是把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嫁妆珍品都拿出来拍卖募捐,又是与学生群体一起劳动巧手自制纸花,然后走上街头一边兜售一边呼吁:“同胞们,为家乡抗日救亡请买一束花吧!”

  琼侨买花热情同样高涨,尽管已经通过各种形式捐了款,每逢卖花队即将到来,人们仍然奔走相告、争相购买。但凡卖花队走过的街道,私宅、商店门口无一遗漏飘扬着五颜六色的收据,原来,彼时人们都将买花支持抗日作为一种荣誉,主动将收据贴在门前作为抗日救乡的“宣传品”。

  这朵朵纸花不可小觑。据《中国共产党海南历史(第一卷)》记载,仅1938年孙中山诞辰日当天,新加坡筹赈会就发动和义卖纸花30万朵,引得当地报纸集中关注到琼侨爱国爱乡之现象,相继发表言论:“琼侨纷纷组队参加卖花,协助劝募献金,各队自晨至夜,奔走终日,备至辛劳,爱国热诚,令人感奋!”

  记者从省委党史研究室了解到,除了自制纸花义卖,戏剧义演、商店义卖等也是各地琼侨募集抗日资金的形式之一。例如,琼剧名伶郑长和夫妇及一批艺人,在琼崖沦陷后途经广州湾逃难到新加坡,对日军侵华罪行深有感触的他们自编自演了《打卢沟桥》等诸多抗日琼剧,深受琼侨喜爱,还多次前往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演出所得大多捐献回乡。

  在各地琼侨的倾力募捐下,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新加坡、马来西亚琼侨共为海南战场捐助叻币30万元,香港琼侨则捐助港币20万元,越南、暹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琼侨的捐款数额也相当可观。

中共领导下的琼崖游击队不断袭扰敌人,故日军在宿营时也不敢放松警惕。
中共领导下的琼崖游击队不断袭扰敌人,故日军在宿营时也不敢放松警惕。

  琼侨报国救乡的新佐证

  一笔笔带着温热乡情的物资和捐款,温暖了苦难中的琼崖军民。而这些爱国义举在此次省档案局收藏的图片档案中,再一次得到了有力佐证。

  “这批图片档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广大琼侨对海南战场的鼎力支持,字句千钧,鼓舞人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许达民告诉记者,在这批珍贵档案中,绝大部分图片不曾公之于众。

  他告诉记者,由于海南战场条件艰苦,一直以来图片史料就相对匮乏,而有些史实是单靠文字史料无法完整概括和叙述的。这批图片档案的到来,充分反映了海南虽然面临孤岛作战且敌我力量悬殊巨大的困境,但琼侨携手报国救乡给海南战场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为海南乃至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光荏苒,再次凝望这些在黑白照片中已经略显斑驳的文书,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抗战时期流寓远方的琼侨对故土的牵挂、对祖国的深情。

  “父亲去世前,给家里来过信,信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读了又读。”提起父亲引领琼侨回乡抗日,以生命为筹码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符曼芳忍不住泪流。在她悉心收藏的几封家书中,我们能够读出这位琼侨领袖背后,千万个爱乡琼侨的不朽情怀——

  “爸和哥,别怀疑和误会吧!我之所以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为的是尽自己之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已。我相信你们是了解的,国家亡了,我们就要做人家的奴隶了。”

  “抗战救国争取胜利,不是少数人所能负得起的。我之参加革命工作也希望你们放大眼光与胸怀,给予无限的同情与原谅吧!”

  “假使遇有不幸,也算是我所负的历史使命完结了,是我的人生的最大休息了。(陈蔚林 张玲)

【编辑:郑丽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