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琼侨占南侨机工四分之一 早期出洋闯荡靠"三把刀"

2015年09月08日 09:12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海南岛素有着“侨乡”之称,但琼侨本身由于移民比较晚、发展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等特点,早期出洋闯荡主要是依靠“三把刀”: 菜刀(餐饮)、剃刀(理发)、砍刀(种橡胶)。琼侨们心系祖国、家乡,在抗日战争期间倾其所有,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方面,他们都积极踊跃参与到斗争中,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当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琼侨在抗战时期所作的贡献

  创立抗日团体,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导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身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的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都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8年10月,成立了以联络南洋各地华侨,策动救亡工作,筹款赈济祖国难民,劝募公债推销国货,发展祖国实业等为主旨的南侨总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南侨总会的带领指导下,琼侨也积极参与,以担任星华学校金刚音乐会主任的琼海华侨粱文墀等为代表,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成立了琼州青年剧社、金刚音乐会、工友会读书社、华侨各界(分工、学、青、文、妇等)抗敌后援会等。同时,琼侨与全国各地华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宣传抗日救国,在政治和道义上声援家乡的抗日救亡运动。

  这些抗日团体争先创办大量报纸和刊物,如在泰国的华侨创办了《曼谷日报》、《国民日报》、《新时报》等刊物;新加坡则出版了《南洋商报》、《星州日报》等。这些刊物给众多华侨提供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新渠道。此外,华侨抗日团体还利用琼剧义演等方式,宣传人们支援抗日。其中琼剧《打芦沟桥》分别在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芙蓉、槟城等地演出,并深受琼侨喜爱。

  开展经济支援,支持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各地的华侨,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还是勉强养家糊口的在外华侨,都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支援抗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仅1939年4月至10月,“南洋各属琼州会馆联合会救济琼崖难民会”收到马来西亚各埠分会救乡捐款就有:港币46381.75元;叻币41020.18元;国币15000元。其中有一位杰出贡献者卢鸿膜,他是旅居缅甸的一位琼侨,是缅甸政府委任的两位华人事务顾问之一,历任缅甸华侨救国委员会会长,缅甸琼州会馆理事长,他发动与组织华侨向祖国捐赠飞机81架,解决我国当时抗日战场飞机紧缺的棘手问题。

  琼侨返回家乡,投身抗日战争。1938年11月,旅居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尼等地的琼籍华侨代表在香港集会,成立了琼侨联合总会,讨论组织青年华侨回乡参加抗日救亡的具体事宜。1939年初,南侨总会发动南洋机工回国服务团,进一步壮大抗日战争的队伍。琼侨刘尧,积极响应陈嘉庚等华侨侨领的号召,征集汽车修理工、驾驶人员等技术人员回国,他日夜奔走于各个厂房,游走宣传,经过不懈努力得到广大华侨的大力支持,根据史料记载,报名参加回国的人员就有3200名机工,其中四分之一是琼侨,约800名。

  琼侨在国外参与抗日战争。1941年12月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马来西亚、新加坡受到波及,陷入战争。在此地的琼侨选择与所在国人民一起应战,不畏艰难困苦,与外国友人同仇敌忾,团结奋战。在马来西亚的“马共”及抗日人民军和其他抗日游击队和自卫团中,有许多琼侨成为其中的主力,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有一个连都是由海南人组成的,从战士到连长无一例外。他们在战争中表现英勇,赢得当地人民、政府的好评和嘉奖,并在当地获得很高的口碑。

  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无论是身处他国,还是返回祖国,琼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民族独立,他们跨区域跨地域的正义感,影响着居住地人民对华侨的评价,使两国人民的友谊得到洗礼和升华,也进一步为祖国增添光彩。

  琼侨的抗战经验值得借鉴

  海南的政治建设需要琼侨的广泛参与。在抗日战争时期,琼侨以敏锐的政治目光和坚定的爱国立场发起全华侨的抗日宣言,他们用报刊的形式启发民智。这些具体的行动反映出琼侨的政治觉悟之高,保持身居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中国有句古话叫“患难见真情”,琼侨在抗战时期的表现正是很好的见证。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海南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来,琼侨为海南的发展建言献策,他们高度关注海南岛的政治建设,从党政机关的廉洁性、党内政治事务的公开透明度以及民生问题等方面给予高度关注,并且提出合理性建议,为海南省领导所重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如今,我们既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深水区,又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冲刺阶段,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海南岛自身的政治建设也处于特殊期,需要琼侨的广泛参与。在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惩治党内腐败现象,在“苍蝇老虎一把抓”的情形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如何使海南岛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取得良好的政治建设,不能忽视琼侨的作用,要积极开展侨务工作。海南岛要通过开展海南华侨联谊等方式,把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琼侨及时组织起来回到家乡看一看,走一走,一方面加强世界各地琼侨的联系,壮大琼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另一方面可以让琼侨把世界各地的观点聚集在一起,产生思想的碰撞,共同致力于海南岛的发展。

  海南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与琼侨的互利共赢。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经济水平落后,武器设备匮乏,琼侨则自发为祖国捐款捐物,在经济方面给予海南很大的支持,得以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海南岛要抓住经济发展中的大好机遇,加强与琼侨的经济往来,改变经济发展策略,努力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随着一批年轻琼侨的诞生,作为侨二代的他们自出身就在国外,甚至都已经加入外国国籍,他们的家乡情怀日益消亡,感情牌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的侨务工作也要转变思路,吸引侨资要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为目标,获得琼侨的青睐。同时,也要考虑到感情交流层面,不能让侨二代、侨三代对海南岛缺少家乡情。2015年文昌籍海外华侨回到家乡感受变化,在第四届南洋文化节活动举办过程中,新加坡海南会馆会长潘家海认为,“要唤起新生代华侨们的关注,用其父辈的故事构建华侨纪念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无疑是增进情感交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件好事。

  海南的文化教育、医疗事业需要琼侨的鼎力支持。在抗战期间,无论是在教育文化事业方面,还是在为战士捐药疗伤方面,琼侨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抗战胜利以后,琼侨“鉴于建琼任务,越加迫切,如不先从文教着手,社会方面无从确立,精神方面无从确立,精神力量无从发挥,各级人手自也无从储备”,他们积极筹备建立私立海南大学工作。琼侨对教育文化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使海南今天无论是中学、大学或者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海南岛重视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要积极与琼侨做好沟通,让更多的琼侨走入校园,了解海南岛教育文化事业取得的进步,争取琼侨对海南岛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

  在大陆遭受雾霾影响的今天,更多老人把目光投向海南,从气候、环境以及风俗习惯方面看,海南是国内较为理想的养老胜地之一,而医疗团队的专业化、医疗设备的先进化必然成为老年人及其子女更为关注的热点,医疗保障更是生活在海南岛人民更为关切的话题,在医疗事业方面的建设,海南岛需要借助琼侨推进向前发展,为海南岛带来更多、更好的设备、团队以及更为规范的医疗管理经验,让海南医疗事业向前迈进一步。

  海南的社会发展要以琼侨为纽带推向世界。琼侨在抗日战争中不仅为祖国作出贡献,他们也积极投身侨居国的战场,在太平洋战场处处可以看到琼侨的身影,而这也为琼侨在海外赢得了更多赞誉。当今随着“地球村”的到来,海南社会的发展也要与国际接轨,把自身与海外紧密联系,除了优越的地址位置以外,世界各地的琼侨成为海南与世界联系的纽带。2001年至今,随着一年一度“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海南的国际知名度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该论坛,并且越来越多的亚裔企业家、政治家参加论坛,论坛已经成为亚洲人了解海南,了解海南籍海外华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论坛召开之际,海外琼籍华人会同有关国家的领导人一起到海南进行访问,“海外琼籍华人和海南当地政府积极配合从多方面促进了海南省——海外华人——国际友人之间的三方面联系。”这一有利条件,使得琼侨作为一个有利的纽带把海南社会发展成果向海外展示,实现了全球化下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拉动更多海外投资的同时,把海南岛本地特色推向国外市场。(李白静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