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从“钢铁驼队”到美食交流,“一带一路”如何增进中欧文明对话?-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东西问·中外对话)从“钢铁驼队”到美食交流,“一带一路”如何增进中欧文明对话?

2023年07月22日 10: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题:从“钢铁驼队”到美食交流,“一带一路”如何增进中欧文明对话?

  作者 孟湘君 陈彩霞

  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带来累累硕果。

  展望下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如何推动沿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一带一路”文化线路建设,如何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往来和民心相通?

  对此,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西班牙卡米亚斯大学“全球文化路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联合主任达奇(Ignacio Ramos Riera)和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李丹教授,展开对话。

  达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整体的文化建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西方民众坚持接触和沟通,是跨文明交流实践的关键。

  李丹认为,“共同体”概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始终。文化架桥,有利于求同存异,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中外友好关系。语言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中国的孔子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教育协会等,都起到打通文明交流第一关的作用。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能解释下“文化线路”的概念吗?在中国以及在西班牙,都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文化线路呢?

  达奇:文化线路,英文Cultural Routes,西班牙文为Itinerarios Culturales,这个短语由4个要素构成。首先是“文”,这是指人们渴望找到一种方法去表达自己的灵感,想要与他人分享,以便开展贸易。因此,文化线路首先是一种创意产品。而“化”则体现了创造和交流的过程不是固定的,处于一个无法预料的动态。“线”,指的是共融文化发生在不止一个或几个零星的地点,这些地点彼此之间是连续和关联的,形成了一条或者多条线。最后是“路”,即当人们回顾自己的历史或想要巩固共同的身份时,需要认定我们走过的路,重温一段历史,重塑一种价值。文化线路,或说文化线路遗产,便诞生了。

  在欧洲,有“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即“Santiago de Compostela”,1993年被收录为世界遗产文化线路。中国也有文化线路,已经开始申遗。比如在预备名录上,有连接西安、成都的“蜀道”和“海上丝绸之路”。

  李丹:相较于文化线路,我曾在论文中提出“文化共同体”的概念。文化共同体是指拥有共同文化记忆、共同文化认同以及共同文化精神的共同体。

  “共同体”这个概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的始终。在全球化的时代,它缩短了时空,加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的趋势。物质生活是如此,精神生活也是如此。文化共同体跟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等其他共同体形式相比,属于一种更高级的形式。它形成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互动、交流、对话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可以有所为,主观推动。比如“一带一路”是商旅往来之路,也是文化传播之路,更是文明对话之路。它也融合了教育、旅游等要素,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强调交流、动态、和平交往。

  中新社记者:“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中欧乃至中西间的交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化交流对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有何帮助?

  李丹:“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进中欧、中西文化交流,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把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两大文明,通过现实的铁路、公路、航路连接起来,实现了无缝对接。

  比如,中欧班列是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从中国东边的连云港、苏州、义乌、厦门,还有广州,穿过广阔的欧亚大陆腹地,经过中亚、西亚、土耳其,到波兰、德国、西班牙。它带来的物质交换、人员交往,比古代在密度、幅度、强度各个方面,都大大地提升了。

  “一带一路”倡议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也拉近了文化的距离,更拉近了人们心理之间的距离。

  达奇:中国过去30年在申遗方面做了非常棒的工作,把灿烂辉煌的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中国需要多体验其他文化里的一些成熟的“文化线路”,以获得更多灵感。

  中新社记者:2023年是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两国间的贸易额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您如何看待西班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达奇: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西班牙的外交会受到欧盟及美国盟友的影响。但有一个方面,西班牙绝对会积极回应中国的提议,那就是旅游业。

  西班牙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大国,旅游业设施管理及其从业人员素质成熟完善,是全球旅游业的典范。西班牙愿意与中国同行。就像中国常说的“见面三分情”,只要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很多二手虚假信息会不攻自破,帮助彼此熟悉,建立信任,渐渐会推动更多的合作。如果中国愿意和西班牙相互借鉴,互动起来,肯定可以有美丽的邂逅。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理解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在该框架下,您如何理解“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这些理念?应如何推动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实践?

  达奇:全球文明倡议是符合时代现实需求的美好倡议。文明和文明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多元的,而不是像在丛林里,一方是强大的骑士,一方是被剥削的弱势群体。

  想要繁荣,就需要和平,最基本的条件是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但是这不是一下子就有的,需要不同文化接触、体验、对话和交流。《韩非子》在谈到“民心相通”时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坚持接触和沟通,是跨文明交流实践的关键。推动旅游,比如亲自体验那些对方文明的文化线路,花时间在另一个文明的空间里品尝美食,和当地的人互动交流。

  李丹: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多挖掘共同点来找出支点。这个支点就是你也认同、我也认同的交汇点。比如像西班牙的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人、西班牙人都能欣赏其艺术作品,大家有共鸣,产生了这样的交汇点,就增进了感情。

  再比如现在的中医,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认同针灸、拔罐,欧洲也有很多人,像英国一些议员都去体验中医,他们觉得很有效。这也是找到切入点、共同点、交汇点,是很好的解决问题和分歧的出路。

  中新社记者: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与西班牙的跨文化交流可能遇到阻碍。您认为,双方如何应对这类挑战?

  达奇:“文明”一词,在西方人的脑海里,会想起城镇化过程。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文明”会让人想到不一样的东西。

  但“不一样”不是一个问题,多样性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就像在自然界里,物种的多样性是保障生存的关键。文化差异不一定会造成冲突。首先,我们要放下傲慢,才有平等、尊重。去交流,信任合作等,我们需要有探索、冒险的精神。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全球平台上越来越多地扮演着主动者的角色,也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它们积极发声。

  中新社记者:全球文明倡议提倡重视人文交流合作,今后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搭建沟通的桥梁?

  李丹:当今世界各种危机层出不穷,这更需要我们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民族和民族之间搭建各种桥梁。语言就是这样一个中介、桥梁、纽带。中国的孔子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教育协会等,通过打破语言隔阂,来打通不同文化交流的第一关。

  其次是人员交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能加深对各国文化的了解。人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旅游,吃别的国家的美食,看美景,美美与共,形成共同欣赏、共同友好往来的根基,对于消除隔阂、消除误解,增加人们相知相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达奇:不同国家的交流合作有很多不同的渠道。比如我所在的与学术研究教育和旅游有关的领域,中国和西班牙有合作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文化线路爱好者组织。通过这些组织和平台,有利于促进西班牙与中国的学者、教师、学生、游客彼此交流,帮助他们建立直接、真实的联系,提升双方的共同福祉。(完)

【责任编辑:王琴】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