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为什么两个中亚国家首先与德国实现了复航?

2020年09月30日 15: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努尔苏丹9月29日电 题:为什么两个中亚国家首先与德国实现了复航?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洲腹地,德国远在欧洲中部。彼此山水远隔,为何与哈、乌两国首批复航国家名单里,德国赫然在列?在疫情这个棱镜的折射下,是否能发现一些以往习焉不察之处?

  中亚国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采取了限制入境、中断交通等方式严防输入。进入8月,随着疫情趋缓,中亚两个地区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开始放开与外部的隔离。

  哈萨克斯坦8月陆续与阿联酋、德国、白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复航,9月又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复航。乌兹别克斯坦则于9月与土耳其、阿联酋、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复航。

  其中,除中亚本地区国家外,阿联酋、土耳其和德国均是哈、乌复航对象。阿联酋、土耳其由于宗教、民族和文化上的传统联系,一直与中亚国家“过从甚密”。相比之下,与德国的复航显得突兀。目前,德国是唯一一个与哈、乌两国复航的欧洲国家,甚至是唯一的西方国家。

  德国何以成为率先与哈乌两国复航的急先锋?

  首先,就疫情现状而言,德国是最具复航条件的一个欧洲国家。目前,德国累计确诊人数不超过30万例,就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来看,疫情控制情况比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要好。

  其次,德国是中亚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是经济上对中亚最为重要的欧盟国家。德是中亚各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国,在各国进口总额中均可占到前十位:土库曼斯坦(第四位)、哈萨克斯坦(第五位)、乌兹别克斯坦(第六位)、塔吉克斯坦(第六位)、吉尔吉斯斯坦(第七位)。

  再者,德国与中亚人员往来频繁。复航后,哈-德很快就达到了每日一班,乌-德每周一班。值得注意的是,在哈、乌生活着为数众多的德意志人。1989年苏联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半数以上的苏联德意志人(逾113万)生活在今天的中亚五国境内。1990年至今,大量德意志人从中亚移民德国。目前,德意志人仍是哈人数排名第7位的民族,也是中亚人数最多的西欧民族。这成为促使德国关注和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

  正是得益于此,德国与中亚国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十分良好的互信基础。这种互信和友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亚高官“放心”赴德就医。于9月20日因新冠肺炎去世的乌副总理巴尔诺耶夫,即是在病情趋重后赴德治疗。而德国还是哈萨克斯坦民众颇为青睐的移民目的国,移民人数居第二位。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德国在地缘政治上历来就重视中亚。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强邻环伺的地理特点令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喜好和善于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这已为德国的近现代国家战略所证明。中亚地区正是因为自身的地缘价值很早就进入了德国的视野。“中亚”这一概念最早即由德国学者亚历山大·洪堡提出。甚至可以说,是德国“发现”了中亚。提出“丝绸之路”这一说法的李希霍芬也是德国人,其相关理论的要义之一便是强调中亚在联通欧亚时发挥着独特而难以替代的作用。

  德国重视中亚的传统一直延续至现代。中亚五国甫一独立,德国就迅速与五国建立了双边关系。1991年12月31日,苏联解体后仅六天,德国即宣布承认中亚五国独立,并很快派出大使,是欧洲国家中最早在中亚五国都设立大使馆的国家。

  2005年安集延事件发生之后,乌兹别克斯坦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急转直下。而乌德关系却未受影响。其间,德国甚至针对美加大对乌外交压力表示,若美试图借军事基地一事同乌发生冲突,首先必须得到欧盟的支持。与美军当年被“驱逐出境”对比鲜明的是,德国被允许继续租用乌南部铁尔梅兹军事基地。

  2007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正是在德国的推动下,欧盟与中亚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此后,德国一直与中亚国家保持着良好互动。2007-2019年间,中亚五国领导人均曾对德进行国事或高层访问,德国领导人亦多次出访中亚国家。

  综上所述,德国历来重视中亚地区,这当然受到了诸如中亚德意志人这类具体因素的影响,但更有出自地缘政治战略的深层考虑。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亚两国首先与德国复航。

  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代,中亚国家与德国将继续保持特殊的互信和友好关系。而这种关系因其“静水流深”过去为人们习焉而不察,在疫情棱镜的折射下,其锋芒才有所展露。(完)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