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帮人带行李,可能面临这些风险-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在机场帮人带行李,可能面临这些风险

2021年05月28日 07:31   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28日电 题:在机场帮这种忙,千万要当心!有人因此面临牢狱之灾!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机场过安检时的一段经历:

  该网友自诉,在机场托运行李柜台遇到一对情侣。这对情侣向他开口求助“带个小蛋糕上飞机”,并解释说他们“忘记托运了”。

  该网友怔了一下。他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对年轻人,略加思索后随即回答:“万一里面夹带违禁品,我不就被关到头发白?几百元的东西,别这样为难陌生人啊!要不吃掉,要不就扔了吧!”

  对于这位网友的应急反应,网友普遍持支持观点,认为“观念正确”“做得好”。

  而该网友之所以分享自己的经历,也是提醒网友们增强风险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避免被犯罪集团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那么,这种在机场帮人带东西的行为,究竟潜藏何种风险?

  无数案例提供了血泪教训!

  帮陌生人托运红酒 被依法逮捕

  李先生是一位商务人士。在一次回国值机过程中,李先生正玩着手机,等待托运行李。

  这时,一位姑娘慌慌张张地求他帮忙。她非常诚恳地表示,自己是留学生,行李已经托运了,而朋友临时送来的红酒却忘了。单独包装、托运一瓶红酒实在太贵,于是恳请李先生帮帮她。

  “大家都是中国人,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本着这样的想法,李先生核对了姑娘的登机牌与护照,确认是同一航班后,既然是举手之劳,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两人之后加了微信,留了电话,约定抵达后再见,将红酒返还给姑娘。

  然而,过关时,那瓶“红酒”被查出含有可卡因成分。任凭李先生如何联络,这位姑娘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李先生尿液检验没有问题,但酒瓶上却有他的指纹,证明他的确摸过毒品。李先生解释不清“红酒”归属,被警方依法逮捕。

  帮网友带物 被关72小时

  曾有一位华人帮助某网友带一包“小孩的衣物和个人用品”回加拿大,这位华人可以获得100美元劳务费。

  当他拿到包裹时,发现整个行李袋都被针线缝死了。但由于对方一再强调是“个人用品”,出于对隐私的尊重,他也就没有过问,也没有拆开查看。

  结果海关检查后,他懊悔万分!

  海关人员剪开行李袋的缝线,那包衣服中居然“轰”一声掉出20条香烟,以及近4公斤腊肠肉类制品!

  广州海关连查8起走私香烟案。图文无关

广州海关连查8起走私香烟案。图文无关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这位华人的所有东西,包括手机、笔记本全部遭扣留,他和孩子两人都被带走,断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事后据他回忆,等待他的是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审讯,没有食品供应,近72个小时无眠,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和海关人员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委托他带物的人却迟迟没有露面,更令他感觉怒火中烧——为了区区100美元,真的得不偿失!

  帮网友带“服装样品” 等来漫漫铁窗

  2018年,中国女孩赵某因涉嫌走私贩运毒品在马来西亚法庭受审。事情的起因,正是帮人带行李。

  此前,她认识了一位做跨国服装生意的网友,这位网友请赵某帮忙从中国带服装样品前往马来西亚。这位网友负担了赵某的机票、食宿,还表示付给她数千元的报酬。

  赵某照做了。但飞机刚刚在吉隆坡落地,海关便在她托运的行李箱内发现一个夹层,夹层中藏匿了3.3公斤冰毒。赵某随后被逮捕。

  

  赵某对行李中藏有毒品并不知情。但在她被捕后,让她带东西的“朋友”也销声匿迹,收货人也没有踪迹。

  要知道,在马来西亚,毒品犯罪是可能被判死刑的重罪。

  帮朋友带行李箱 被判死刑

  如果朋友或熟人请托,是不是就没问题?

  以往案例提醒大家,还是需要小心。

  2018年上半年,武汉市一名女子因涉嫌走私贩运毒品案在东南亚某国高等法院一审开庭。据悉,法庭已经宣判其死刑,其家属不服一审判决,坚持上诉。

  据其父陈述,该女子是受朋友之托,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帮助携带一个旅行箱,然而在该国入境时,海关在她托运的行李箱夹层内发现大量毒品,遂将其扣留。

  虽然其家属及律师一直以来都竭力为其解释和进行无罪辩护,但如果不能从国内寻找到对其切实有利的证据,终将维持原判。

  最后,我们回到开题案例中网友的讨论。

  曾在机场工作过的网友,强烈建议,遇到帮忙带行李的请求,要果断拒绝:“千万不要代拿!我在机场工作那几年,看太多案例了!”“帮带行李几乎都会扯上运毒或逃税”。

  还有细心网友叮嘱:现在犯罪集团通常会利用人们对老人及小孩的同情心理,“专找看起来非常可怜的老人或可爱的小孩来向人们求助”,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以为“不知者无罪”,其实不然。

  携带违禁品进入任何一个国家一经发现,都会受到法律制裁,轻则罚款、没收,重则可能面临官司、牢狱之灾,甚至死刑。

  总之,人在海外,别人委托带的东西,该拒绝时就要拒绝!莫不要因贪图小便宜或碍于情面,而让自己带上“违禁品”,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素材来源:北美新闻、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新华网等;编辑:马秀秀)

【责任编辑:刘曦涵】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