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外专家齐聚北京 探讨“乞巧文化和妇女发展”

2014年08月01日 15:5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字号:

  8月1日上午,经过精心筹备,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

  论坛经甘肃省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领导小组批准,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外事办、省文联、省妇联、省民协和陇南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西和县委、县政府承办,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组织、联合国儿基会、国际妇女组织、驻华使节代表和国内妇女事业发展研究专家、民俗文化专家、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共分乞巧文化展览、开幕式、主旨演讲、讨论交流、闭幕式和中央、境外媒体专访等6个板块,围绕“乞巧文化和妇女发展”开展研讨交流和宣传推广,推动乞巧女儿节走向世界。

  本届乞巧女儿节共有八项活动,除论坛外,已陆续开展了女儿梦・中国梦――全国百名女性书画作品邀请展、专家学者采风、乞巧文化宣传推介、西和乞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麻纸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等工作,还将开展成立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和创办《乞巧》杂志、乞巧文化传习所建设、民间乞巧等活动。

  民俗专家大量考证后一致认为,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以西和乞巧最具代表性。

  2006年12月,西和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七夕节)”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七个固有程式,一到农历七月,随处可见载歌载舞的乞巧场面,其参与人数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程式之严谨、气氛之热烈、想象之奇妙、寓意之美好,在全国绝无仅有,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乞巧从上至老人、下至儿童的所有女性都可参加,但参与主体多为未婚女青年,她们以虔诚的态度、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愿、生活美满,这一古老风俗展示了心灵手巧的女儿智慧,传承了孝顺贤淑的女儿美德,诉说着自由美好的女儿梦,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

  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把打造乞巧文化品牌作为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重点工作,在2006年、2007年、2010年、2012年成功举办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的基础上,于2013年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乞巧女儿节10项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了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和联合国妇女组织建立联系,让世界妇女事业在发展中借助西和乞巧的价值,让乞巧文化借助妇女事业影响社会、走向世界。

  乞巧活动体现了崇德尚贤、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生活理念,展示了乞巧女儿自觉奋争、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女性的期望和梦想。第六届中国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为中国传统的女儿文化注入全球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弘扬乞巧文化,既利于光大中国女性勤劳贤慧、淳朴善良、向往美好的传统美德,又利于克服好逸恶劳、奢侈浮华、精神颓废等社会不良现象,更重要的在于倡导赋权女性和性别平等,充分激发广大女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编辑:冉文娟】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