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东莞洋大厨抢滩西式月饼 融入法国糕点制作工艺

2014年08月07日 16:2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洋大厨到东莞做月饼
洋大厨到东莞做月饼

  如今,在东莞遭遇金发碧眼的美国经理、高鼻深目的瑞士营养师已不是新鲜事。就在月饼市场广告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一位气度不凡的法国总统御厨也来到东莞做月饼,希望搅动当地的月饼市场。

  融入法国糕点制作工艺

  揉面、包馅、打蛋……Jerome RRUET(白若杰)来自法国,曾是总统随行面包师,似乎和中国的月饼是没什么交集的,然而不久前他却在东莞做起了月饼。从对中式月饼闻所未闻,到尝试做西式月饼,再到计划模仿中式月饼的模样,哥顿西式月饼的诞生,在白若杰看来是文化碰撞下的“混血儿”。

  据了解,白若杰现任哥顿蛋糕技术国际总厨。此前他是一位法国面包师,2007年跟随当时的总统萨科齐出国,主要负责面包师的工作,后来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3年前,他尝试做月饼。由于法国有奶酪王国之称,深受乳酪文化熏陶的白若杰将奶酪与法国糕点制作工艺结合起来,开始制作起法式奶酪月饼。

  觉得中国月饼“有点干”

  “觉得中国传统月饼怎么样?”“有点干。”白若杰说第一次看到月饼时很惊讶,因为在法国没有月饼这么个称呼,他们称月饼为中国蛋糕。

  在白若杰看来,中国传统月饼和法国的糕点有很大不同。法国的糕点文化很注重本身的口感,口味也不同。白若杰直言当初他不是很习惯中国的传统月饼:“包装很华丽,但里面的食物不是很好吃。”

  提起法式月饼与中式月饼的不同,则要提一提保质期。白若杰向记者介绍,法式奶酪月饼较容易捏碎、易受潮而影响口味和品质,所以保质期比中国月饼短一点。法国人很爱吃面包、蛋糕这些糕点,很注重保鲜。

  不断改进迎合国人口味

  “怎么满足中国人的饮食习惯?”2013年,白若杰担任了哥顿蛋糕技术顾问。此后,在口感保持法式糕点特点的基础上,为了迎合中国百姓的口味,他一直在试着改进西式月饼,根据中国人的评价和意见改进配方。“比如,法国面包很甜,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就降低了奶酪月饼的含糖量。”

  几年来,从用芝士(奶酪)、牛油到用蓝莓等水果和杨枝甘露等,西式月饼的口味也在不断更新。除了口味慢慢向中国人靠近,白若杰说,明年会尝试把月饼做成中国月饼的样子。

  白若杰认为中西月饼主要是文化的差异,他表示法式奶酪月饼并不能代替中国传统的月饼,但是作为补充,可以吸引喜欢尝试新鲜玩意的人群。(单辉强 李佩红)

【编辑:冉文娟】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