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闽南语》剧组赴大马拍摄 展示华人文化

中国侨网9月12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日前,中国厦门共同源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剧组前往马来西亚太平仁爱音乐社,拍摄《快乐·闽南语》百集电视片,把该社的南音及晋江小食,皆收录在影片中。
蔡海瑞:反映大马文化
仁爱音乐社社长拿督蔡海瑞表示欢迎摄影队前来取景,此举除了可把华裔在大马的生活及致力发扬传统文化的实况反映出来,也可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他说,虽然早年南来的华裔已成为大马公民,但他们仍没有遗弃本身的传统文化及风俗,反而非常完整地把故乡的文化与生活习俗带来及大力发扬。
“就如仁爱音乐社般,除了承传南音,也在佳节时主办各项活动让会员及乡亲参与,通过活动让下一代承传文化习俗。”
黄奇发:致力推广南音
总务黄奇发说,仁爱音乐社是一个以晋江同乡占多的组织,因此也致力推广南音,让乡音得以延续。
他指出,除了南音,乡亲们在节庆时也会各自准备家乡传统美食,如煎枣、芋丸、肉根及枧糕等,都是美味可口的家乡小食。
“虽然南来先贤的下一代已是土生土长,但仍保存了传统,对文化及家乡小食非常执着,这是难得的。”
方平:拍摄过程亲切像回乡
方平说,由于他也是闽南人,因此在抵达仁爱音乐社进行拍摄时感到格外亲切,犹如返回家乡一般。
他对大马华裔仍坚持保有本身的传统文化及习俗感到敬佩,因为在离开家乡后仍要维护本身的文化,是件不简单的事情。
他指出,拍摄《快乐·闽南语》的目的,除了反映海外华裔乡亲的奋斗史,也让中国人了解到南洋的华裔仍坚持着本身的文化、教育及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