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改“变心” 川剧《欲海狂潮》将登陆纽约(图)


中国侨网10月1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为人熟悉的变脸,是川剧著名的表演形式之一,但是由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欲海狂潮》里,要变的是心。这是纽约少见的全出川剧表演,根据美国戏剧大家Eugene ONeill的《榆树下的欲望》(Desire under the Elms)改编的现代剧本。将于25日登陆曼哈顿Gernald Lynch剧院。
《欲海狂潮》(Raging Waves in the Sea of Desire)的故事描写贪婪成性的白老头把儿子当长工,积攒下不少财产,又娶来年轻美貌的妻子蒲兰。谁知祸起萧墙,年轻美貌的妻子与儿子白三郎偷情相恋,并生下男孩。70多岁的白老头不知实情,以为是自己的种,高兴之余写下契书将财产传给蒲兰与孩子。儿子知道后认为蒲兰是专为财产而与自己生子,气愤之际产生仇恨,蒲兰真心爱着白三郎却有口难辩,痛苦万分,为证明自己的真心,将孩子杀死后挥刃自尽。白三郎明白后自感对不往蒲兰也自尽。白老头醒觉自己空欢喜一场,一把火烧尽家产,自己也葬身火场。
《欲海狂潮》由中国著名剧场艺术家徐荣?备谋啵?跷难狄衾执醋鳎?佳菔钦怕???饕?菰庇泄?乙患堆菰薄⒌诰沤烀坊ń薄⒌?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陈巧茹,演剧中人蒲兰,第22届梅花奖孙普协扮演白老头,优秀青年演员王超扮演白三郎,优秀青年演员马丽、叶长敏分别扮演茄子花和欲望。
川剧现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从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后来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欲海狂潮》大胆的把弹戏演唱的形式改为用高腔形式演唱,既运用了传统川剧的典型唱腔,又结合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加快了剧情的节奏。剧中还引用了许多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技巧,如虚拟手法和蒙太奇等表现方式,使该剧在欣赏性和艺术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许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