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东南亚粤商的文化依恋:在异国他乡坚守故乡情怀(2)

2014年10月16日 10:28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摆地摊的新“粤商”

  对于现在的泰国和新加坡,不止是华裔,从改革开放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去到当地。他们与祖辈不同,极少是因为避难或者贫困,更多人是看准了海外的这片市场,到这里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当然,这其中的酸辛,或也与祖辈无异。

  潮州人周桂杨就是这其中的一名探索者。

  如今,他已经是泰国工商总会的副秘书长,名下有两家公司。而在17年前,他还是在深圳的一名打工小伙。

  1994年至1996年,周桂杨在深圳亲戚的一家公司,帮忙管理账目,一个月900元,在当时过得还算不错。

  1997年左右,他到泰国旅游,看中了那边的市场,便只身从深圳到香港,再来到泰国。在曼谷没待多久,周桂杨决定自己创业,便到了距离曼谷300多公里的碧差汶府摆起了地摊,卖一些计算机、游戏机、手表等电子产品。“货都是从广东揭阳进的。”周桂杨笑着说。

  摆摊第二天,他就挣了将近1000元人民币。

  虽然挣得多了,但在泰国的生活却跟国内没法比。摆地摊时,他只能住在市场附近的一座庙里,每天只睡4个小时,转4个市场。

  刚来时,一句泰语都不懂,他只好拿出计算机跟客人讨价还价,也曾遭过旁人冷眼。“在异国他乡,有些东西必须忍受。”周桂杨回忆道。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5年。5年里,他每个月除了喝水吃饭几乎没有任何花销,就这样,终于攒下一笔钱。

  2001年年底,他在异国的生活有了转机。一个朋友想从中国进一批手机配件到泰国卖,但没有本钱,便想跟他一起合作。2002年春节,周桂杨就回了中国,他在广州的批发市场进了货。

  从此后,他的生活“跟摆地摊时已经不能比了”。周桂杨的手机零配件生意进入泰国市场算是相当早。2002年左右,移动手机刚刚兴起,泰国几乎没人看到手机零配件中蕴含的商机。

  如今,他只需要坐在泰国的家中,点一点鼠标,就可以指挥公司在广州的办事处选购样品、下订单。“现在做外贸,利润一年比一年提高。”周桂杨告诉记者。

  有了稳定的生意,周桂杨并没有满足。近几年,他开始想把中国的传统食品,包括凉茶带到泰国来推广。对于他来说,这其中的文化意味大于商机。

  2012年,他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泰国推广中国凉茶,成了广药在泰国的独家代理。“我也要跟泰国人讲凉茶的历史,也想把中国的历史带来让泰国人知道。凉茶也是一种文化。”他说。

  从2012年开始,为了重新设计调整凉茶的包装,周桂杨已经花了整整一年。而为了铺开渠道,他又在泰国各大卖场设了推销展台,又到处打广告。辛苦筹备了两年,他的凉茶才刚刚走向市场,周桂杨却并不觉得麻烦,因为“让泰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也是一件好事”。

  像周桂杨这样改革开放后从广东过来的潮州商人,依然对本土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的三个孩子都出生在泰国,入了泰国籍,每年泰国暑假,他还会把孩子送回潮州,请家教教他们中文。

  17年来,周桂杨还一直保留着中国人的身份。

  每年,他一定要回潮州两趟。一次是七月半祭祖,一次是正月十六回去村里游神。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