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粤剧混搭爵士乐现代舞 广州“发生艺术节”玩跨界(2)

2014年11月06日 13:1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粤剧名伶的“发声”

  “想让粤剧也能开live show”

  这次担纲演出之一的是“80后”刀马旦吴非凡,今年只有30来岁的她学戏以来不停“折腾”,红线女老师更曾经说她是“百年一遇的人才”。她是广东省最年轻的白玉兰获奖者,曾拜罗家宝、倪惠英为师。她在剧里面跟“狐狸”属于一个主体,却犹如一人两面,在同一个舞台呈现出来另一个更加“传统”的自己。在她看来,广东年青一代的粤剧人其实是很想“改变一些东西”的,“但能接受并不代表能驾驭”,前提是需要“很好的传统基础”。吴非凡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非常“疯”的人。虽然是学粤剧出身,但她一直尝试将声乐和粤剧两种元素结合起来,“我现在的唱法和表演模式已经不像老一辈那种很传统的唱法了,而是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学声乐的感觉。”她曾经获奖的《鸳鸯剑》就把芭蕾舞融入中国踩跷上,“洋为中用”。“当时,很多人对这样的跨界表示惊讶,甚至不满,但我认为,很多创新、跨界是需要靠自己的积累来突破的,甚至不需要想很久,一时间灵感来了,就成了。”

  这样的三方合作虽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她压力也很大,“粤剧是有程式的,一招一式都在那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观众都看在眼里。但现代舞不是,它和爵士乐的即兴色彩都很浓,更注重肢体表现。到底配合得怎样,说实话,我也不是非常有把握,关键是现场配合。”她曾坚持将高胡纳入到演出中,“毕竟如果缺少了这样乐器,很多人甚至都认为唱的都不是粤剧了。但在排练中我们发现,它的音调实在太高,很难调和,最后我们只能改为清唱加竖琴配合,并配上电子乐,这又是另一种体验。”

  谭畅认为,粤剧名伶能以开放的思维参与到与现代舞、爵士乐的对话中,也为粤剧的创新探索迈出了大胆的一步。吴非凡跟南方日报记者说,她计划让粤剧在广东也能开live show,“广州甚至广东也做了很多官方的粤剧节,但大多只是送戏给观众看,对于促进艺术交流的作用依然有限。”在她看来,这次演出不仅是对合作方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的认同,更重要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开放性”和“争议性”,“我们在发生真正的思想‘碰撞’。不论结果怎样,我们试了,我们敢试。”

  作为艺术节“收官之夜”的11月15日晚,法国爵士乐队SLOTH+2将与广州市粤剧团进行“终极”对阵。黎骏声、吴非凡等一众粤剧名伶悉数登场,上演《剑歌》、《三岔口》、《游园惊梦》三出折子戏,届时灵活的武生、轻盈的刀马旦将穿梭于爵士乐骚动挑逗的音符之间,让市民亲眼见证跨界艺术的“发生”。

  现代舞狂的“发声”

   “掀开当代艺术的‘符号’!”

  除主打舞剧外,艺术节还安排了摄影展、讲座沙龙、专场演出。不难看出,本届艺术节的创作班底以女性为主,而“穿梭之间”同样隐含着女性主义的话题。“尽管当今社会已对女性地位相当开放了,但对女性潜在的要求还是比较苛刻,也不够宽容。本届艺术节也关注到这一话题。”龙云娜认为,许多走向“中性化”的城市空间,都在弱化性别特征,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性别与身份认同带来新的问题。

  作为艺术节的创始人,龙云娜也是个“奇人”。她10岁考入武汉戏剧学院,21岁时来到广州,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在她眼中,“广州是一个非常自然和自由的城市,想干什么都可以。”在广州,龙云娜被公认为“现代舞狂”,她曾任广东现代舞团的首席编舞,而后自立门户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显然,她是有自己的主张的。

  “跨界”不仅仅是一场“秀”,她更想让人看看“穿梭”背后的东西——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些都是当代艺术最想表达的话题。“以前谈起当代艺术,大家总说看不懂,什么就看得懂呢?”龙云娜反问。“很多人觉得看不懂,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坐到剧院里感受它的磁场,而是觉得‘我要看什么’——这是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但我们的东西都不是正常人能做的,所以经常被拒绝在外。我们给的是个问号,是个平台,并不是结果,不是传递信息。”

  在艺术节的其他部分,龙云娜并没有在题目上加以设限,但这些展览和演出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强烈的跨界特征。在已经开展的《之间-卢毅刚》主题摄影展中,“牡丹仙子”偶遇花农,“武松”与咏春宗师切磋比武,交响乐吹奏家碰上了卖鸡公榄的民间艺人。这些奇妙的偶遇,都暗含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细腻地刻画出城市中现代人身处的特殊位置。

  当然,从第一届开始,龙云娜的困难就没停止过,反而因为规模越来越大而备受苦恼——只有5人的工作团队,不到4个月的筹备时间,以及完全社会化的运作等。每年她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发生”艺术节上,“我一年自己赚的培训费都往里面贴,”她笑着告诉记者,“即使是踉跄着摇晃着,当初我也迈出了这一步,所以再辛苦也得扛着。”她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进来,“发生艺术节致力于将一些小众且处于萌芽阶段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汇聚一堂。归根到底,发生艺术节是不脱离现实的艺术‘发生’,多角度探讨艺术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形态中如何更加宽泛的持续发展,更是发生艺术节致力的方向。”(周豫 杨逸 何力)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