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加拿大华裔小提琴家李欢:将“魔音”带给枫叶之国(2)

2014年11月19日 14:0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于是,李欢莫名其妙地接到了这位移民官的邀请,邀请她申请移民加拿大。那时出国并不容易,能有机会出国,已是千人羡万人慕的事情,而移民官亲自找上门来,那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可是,李欢并未为其所动,她宛转地谢绝了。她说,她那时对加拿大还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地方比中国大一些。她理想的地方是俄罗斯的音乐殿堂。因为她大学期间学的是俄罗斯学院派的技法,她受过俄罗斯音乐大师的亲传,她认为北美的音乐不如欧洲的好。

  然而,母亲获知消息后,自己去大使馆领来了申请表,“逼迫”她去填写。她为此哭鼻子抹泪,和母亲闹了一场,但最终拗不过母亲,不得不在申请表上签字画押。她心里有个小九九,她听说加拿大移民申请要等三、五年才能接到面试通知。三年后,也许她已经去了俄罗斯,或者母亲已经改变了主意。可谁知,三个月她便收到了面试通知。她为此急得像热锅上蚂蚁,推说自己身体不适来不了,要求延期。可加拿大移民官不肯放手这位音乐精灵,不久,她再次收到了面试通知,在母亲的督促下,她迫不得已地来到了大使馆。

  一般人面试都是聊半天,可是她的面试却是拉半天。面试官和她没聊几句,就让她拉琴。琴声一响,屋外的人一个又一走了进来,一下子屋里站满了人,众人欣赏起了不要钱的音乐会。她拉完一曲又一曲,见签证官还没有停止的意思,于是自己罢工,指着肚子说:“中午了,饿了,该吃饭了。”这样,她才被签证官放走。不用说,很快她就以特殊人才身份被批准移民加拿大。

  将魔音带给枫叶之国

  接到了移民通知,她并没有立刻来加拿大,而是等移民纸快作废了才拖着一大箱子来温哥华登陆。她起初的目的只是来看一看,应付家人的催促,感觉不好就回去。可却不曾想这一登陆就一晃七年没有回国。

  她在温哥华的生活一帆风顺。去琴行买琴,经理一看她的履历,一听她的琴声,立刻就给她学生,请她做老师。她想去音乐学院学习,学校立刻就给她奖学金,她曾在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的Delay大师班进修。她想去乐团工作,不是她求乐团,而是她感觉乐团水平不够。只可惜她英文不行,无法到UBC去读博士。不过同行说道:“博士只是专心搞研究,像你这水平,还有谁能教得了你呢?”

  初来咋到的她,在西人的乐团拉琴,一拉就是三年。开始她英文不佳,听不懂指挥的话,仅凭指挥棒的指点,就能坐到乐队的主要位置,拉的都是一声部。有位德国犹太人,拉的是200多万的琴,把她请到了他家海边的别墅和他一起拉琴。别人听说了非常惊讶,说这个人是非常高傲的,是极少请人去他家和他一起拉琴的。

  在西人乐队拉了三年琴后,她开始接触华人社区,接着将重心转移到教学上,培养的学生自己也数不清了。她不仅教琴,还擅长给学生作心理辅导,帮助家长协调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她甚至能通过音乐来调整弱智孩子的神经系统。她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不是强迫学生每天拉多少曲子,而是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爱上小提琴,自觉自愿地去拉琴。

  这些年,她亦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为华人社区的一些慈善活动奉献了三、四十场演出。随着她的名声在大温地区与日俱增,音乐同行盛邀她出山举办个人音乐会。于是,她的首场音乐会将于11月23日在位于列治文赌场的著名的Rive Rock剧院举行。

  据悉,她当晚演奏的曲目是由北美、香港及中国大陆的著名作曲家们为她专门改编的。演奏现场会邀请知名的电声乐队为她伴奏。音乐会形式将集声、光、电与天幕为一体,合古典浪漫与现代奔放为一身,使人们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体验一场高水平的音乐大餐。相信届时一定又有不少音乐爱好者泪流满面,让我们静心期待。(任京生 任晋)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