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学术研讨形成三大共识

2014年11月20日 20:3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广州11月20日电 (记者 郭军)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于20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在当天进行的大会学术总结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指出,本次大会共举办了一场高端论坛和十场专题论坛,亮点多,新意多,有三项共识值得记忆。

  首先是要坚持学术讨论的创新思维。一百多年来,华文文学作品的积淀、研究、积累,经典化的问题成为非常重要、非常现实和前沿化的问题,值得讨论;华文文学的创作,有一个双向、双语、互文、流动的问题,造成一种新形态的文化思维。另外,在这次大会上将诗学的提升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

  第二个共识是要坚守华文文学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华文文学界,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性别的华文作家,作品有差别很正常,文学不能千篇一律,差异不应成为前进的障碍,尊重差异是文学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和而不同,这样才能使华文文学拥抱青春的活力。

  杨匡汉进一步指出,大家庭的精神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至少体现在承认文化和文学的多样性、反对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从而形成互联、互动、互相融合的新格局,寻求一种最大公约数,文人之间共同建立互谅互助互帮的兄弟姐妹关系,共同应对绝圣弃智的非文化的、反文化的毒素对华文文化的侵蚀。

  第三个共识是坚信华文文学的含金量问题是一个创作和研究的重中之重的关键问题。我们的华文文学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应看到不足。华文文学目前作品铺天盖地,但精品寥若晨星,而且某些作品过分功利。

  杨匡汉说,华文文学的昌盛,关键是要出好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向传统致敬,向山河求援,向母语亲近,进一步让汉字活起来、动起来、暖起来、美起来。其次要把沧桑感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形成双重变奏。用穿透历史的眼光来做当代的写手。此外,还要用提升心灵的想象去审视,当好艺术的推手。(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