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州举办“非遗日”展骨雕绝技 已有千名海外传人

2014年12月23日 10:1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西班牙女生在学习骨雕。(莫伟浓 摄)
西班牙女生在学习骨雕。(莫伟浓 摄)
中国侨网现场展示的骨雕作品《自行车》。(莫伟浓 摄)
现场展示的骨雕作品《自行车》。(莫伟浓 摄)

  西班牙靓女学骨雕,细心铭刻一个“爱”字;广州妹学了几年广绣,当众秀针法;现场还展示出一台26寸骨雕自行车,价值220万元的原支猛犸象牙雕刻“蟠桃会”……22日,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非遗主题地情开放日,上千市民闻讯而来,领略广州非遗“三雕一绣一彩”精粹,现场学弹古琴,打太极,聆听“广州贸易发展与骑楼建筑漫谈”讲座。

  “非遗是什么?知道的人实在太少!关注的,或许更少。而我们地方志工作的使命和目标,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更好地保存、发掘和传扬广州的各种文化遗产。”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黄小晶称。

  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赵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方志出版社社长冀祥德,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贻伟,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强、广州市政府副市长贡儿珍等领导出席了当日的活动。

  骨雕濒临失传 现在有新传人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刻骨铭心’,就是将感情之深厚就如铭刻在玉石、铁器之上,永远保留。”活动现场,骨雕企业精雕坊著名艺人苏忠阳声情并茂地向一众外国留学生讲解骨雕基本功。他在教学板上郑重地写下一个繁体的“爱”字,开始教授外国留学生们怎样在骨雕坠子上雕刻这个字。

  “很有趣,特别有意义,我一定要将它送给我最想念的人。”来自西班牙的女生映日非常兴奋,将面前一字排开的雕刻工具仔细地把玩了一番,而单单是在草稿上写下繁体的“爱”字,她一边描摹一边说:“写这个字,已经好挑战!”

  苏忠阳称,骨雕濒临失传最大的原因是,“认识骨雕的人越来越少,销售市场逐渐萎缩,我们培养了近十年的精工巧匠,最终选择回老家做摩托搭客仔。”苏忠阳言谈间充满惋惜与焦虑,为了保存这份非遗绝技,他所在的企业在过去一年做了很多的尝试,他们首先想到了“保存骨雕从娃娃抓起”,免费送教到学校,与广州数家小学合作,在第二课堂教授骨雕基本功。他们认定“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于是想到了向外国人教授骨雕技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培育了1000多个海外骨雕传人。”苏忠阳非常自豪地说,每月开办两期非遗精品课程,每次教授30至50名海外留学生。(谭秋明 方志轩)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