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西班牙华人书法班办聚会 12位西籍学员共写条幅

2014年12月29日 10: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西班牙《侨声报》)
(西班牙《侨声报》)

  中国侨网12月29日电 据西班牙《侨声报》报道,日前,西班牙马德里华夏文化长廊二楼书法教室,不时飘出一屡屡墨香,传出一阵阵笑声。文化长廊主人林东先生和他的13位学生欢聚一堂,演绎出一番别有情趣的热爱华夏文化的情结。

  笔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一位中国小姑娘外,其余的12位书法学员都是西班牙人,而且年龄都是步入中年,还有白发苍苍老者。据林东老师介绍他的这些学员都是资深中国书法爱好者,华夏文化的传承人。最多的已经跟林东老师学习了十年书法,最少的也有了半年的光阴。这么多年以来,他(她)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十年寒窗,也练就了一手较好的中国书法。老师的要求是严格的,所有学生都必须悬腕,即便刚刚悬腕时,字写得不像样,但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写出一手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天晚上的书法团聚,很有意思,这是一场由13位学生共同协作写就的一个条幅的活动。条幅的内容是:我们学习书法,我们爱笔墨,我们喜欢华夏文化。因为平时老师教的都繁体字,所以这次书写的条幅都是繁体字。条幅中有的字难写,有的字容易写。于是就出现抓阄的一幕。老师把这个条幅上的字编上序号,学生凭借手中的序号,对号入座书写对应的汉字。根据情况不同,有的写两个字,有的写一个字。笔者注意到,抓阄对他们来说是个很随意的事情,因为平时的功底都比较深,这些字尽管有难易,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毕竟平时练的多了。

  在写这个条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很认真,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在动笔之前,都在仔细地观察揣摩自己所要写的汉字的结构和框架,然后才下笔。半个小时左右,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这个条幅一挥而就。条幅写好了,这是大家书法艺术的结晶。如果不是在现场看到他们写,很难相信笔画工整,结构匀称的书法字是洋人写的。在林东老师的倡议下,笔者带着大家把这个条幅读了好几遍,直到基本能认识,会读。

  接下来,大家拿着条幅合影留念。

  书法结束了,林太太还买来了蛋糕,上面写着“墨声书缘”。一位书法班的同学在该学习班整整学习了一年,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林东老师准备了蛋糕,也算是为这位书法同学一岁的生日吧!无疑,这个细节,增添了这次聚会的情趣和温馨,使得大家感受到跟中国老师学习书法大家庭的温暖!

  吃了周年蛋糕,聚会再次掀起高潮。根据各人抓阄的序号,林东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礼品,人手一份。中西文化的差别,确实有所不同。中国人得到了奖品,是不会当着别人的面把礼品打开的。可是西班牙人却与之相反,当场打开。毋庸置疑,奖品都是与书法相关的礼品。每个人对自己的奖品都非常满意。(木子)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