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漕运古镇张家湾》一书首发 记录运河千年漕运史

2015年01月05日 15:0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4日,记录千年漕运历史的《漕运古镇张家湾》一书出版发行。通州张家湾镇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该书通过百余位专家学者走访收集到的材料,讲述“大运河第一码头”的沧桑变迁。

  张家湾镇位于通州区东南,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张家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曾是京杭大运河航运的终点,城外的张家湾、里二泗、河西务等镇都是因航运而繁荣起来的运河码头。因此,镇里57个行政村中有一半都是古村落。素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的张家湾,至今仍保留有通运桥、张家湾古城遗址、巨型花板石、古槐等古迹以及高桥、庙会等传统民俗。

  位于古张家湾城南门的大石桥,当地人称之为“萧太后桥”。《漕运古镇张家湾》的编委会委员周庆良告诉记者,此桥由明万历皇帝赐名“通运桥”,完工于明万历三十三年。此桥竣工时,在桥北大道路西还设立了一通汉白玉石碑,碑文记载了通运桥建桥及赐名的经过。通运桥桥面由石灰石铺就,稍微起弧,“北京地区石桥千百座,唯独这一座栏板两面俱浮雕花纹,桥上桥下游人皆可观可赏,实为桥饰之一绝。”

  以漕运闻名的张家湾镇商贸也十分发达,由此也就有了各种叫卖的小调和歌谣。“不仅是古迹,千年古镇里的百姓如何生活,也需要我们去记述,这都是漕运古镇的侧面。比如卖篦子的,开口就唱‘买的买,捎的捎,卖好篦子的来到了’,这种腔调现在已听不到了,可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印象却很深呢!”记者看到在这一章节里,卖甜瓜、卖山里红等多种叫卖的唱法都以简谱标注。循着调子,照着词句,就能找到漕运古镇的味道。

  据了解,张家湾镇将对古城墙、通运桥等开展修缮和保护,通过挖掘漕运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李祥)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