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德国学专家孟虹:穿梭中德之间的文化使者

2015年01月06日 10:5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1月6日电 屈指一算,孟虹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的教学生涯已近第十个年头。一批又一批学生走进她的课堂,又离开了校园,进入社会。然而,时光的飞逝并没有切断学子与她的联系。

  学生眼中的“女神”

  只要和2010级的同学们提起孟老师,他们必定会踊跃发言,给出的第一印象就是:“女神”。目前在清华大学学习法律的张珏言简意赅地补充道:“美丽不可方物。娇小,却有巨人视野。”曾和孟老师一同去德国大使馆观看2014年世界杯德国队决赛的张蓉曾感叹:“孟老师实在是精力充沛,既能带领学生为德国队呐喊,第二天又能接着撰写评论稿,给各年级备课,带着大家深入讨论欧盟和德国国情。”现在北外学习德英汉三语传译的彭舟说道:“她学术态度严谨,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学识渊博,教学认真,紧跟时代潮流。”

  孟老师教学态度之认真、分享知识之无私,给她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陈安琪还记得本科毕业后,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仍不甚满意,便请教对中德文化研究有独特造诣的孟老师。尽管孟老师不是陈安琪的指导老师,但还是利用假期时间,认真地阅读了陈安琪上万字的德语文稿,从文章的结构、切入点到参考资料乃至句子的表达,都给出了中肯独到的意见。

  2011级德语系本科生姜颖正在接受孟虹老师的论文指导。她说:“孟老师是一个超级认真的人,帮我修改文章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甚至连多一个空格都能火眼金睛地指出来。这种严谨对我的学术态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让我在写文章时更加谨慎注重细节。”姜颖现在每周还参加孟老师的两门专业课。她说道:“除了众所周知的女神的一面,老师在我们面前常常表露出小女生的一面,课上的一个口误往往都被一个不经意的小撒娇化解了,无比亲切。”

  从西子湖畔到柏林国会大厦

  1988年,孟虹还是西子湖畔浙江大学的一名德语教师。她受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协会的委托来到德国,考察中国科技干部和管理人员在德国的学习与文化适应情况。没想到,这一来去就是十几年。

  1993年,孟虹于柏林工业大学获得教育学和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硕士学位。随后,她一边继续在柏林工大开展项目工作,一边开始在柏林自由大学担任兼职教师。1995年,孟虹获得柏林洪堡大学教席,开始了在这所著名大学汉学所为期五年的教研工作,并开始将研究重点拓展到中德关系,嗣后的博士论文也转向了中德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篇章。2001年,孟虹以优秀成绩获得柏林工大哲学博士学位,并在答辩时胜出德国学生。对于她在答辩时的杰出表现,亲临答辩现场的中国驻德大使卢秋田和教育参赞刘京辉教授也倍加赞赏。用近四年的时间“半工半读”完成篇幅巨大且有独特创新理念与模式的博士论文,这在德国高校并不常见。为此,博导杜霖教授(K.Döring)也倍感骄傲,特地从自己的经费中拨出一笔款为孟虹举办“庆功”聚会。

  回想起这段珍贵的时光,孟虹说:“我在同济大学的四年德语本科学习让我开始走进德语世界,在浙大的工作为我提供了在德国立足和起步的资源。在柏林三所大学的学习和工作又赋予了我丰富的知识财富,而导师对于我的无私支持则使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者的伟大力量。”

  早在浙大期间,孟虹就曾参与中德经济管理中心项目,并在校外办兼职。1990年,她在柏林工大工作学习的第二年,便参加了国际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的创建工作。这个教改项目的教学人员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多名不同 “语言文化使者”的留学生,每年参加各类语言班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学生人数多达愈4000名,构成了柏林工大的“小联合国”。作为中心董事会和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参与该项目规划和管理工作也为她提供了深入接触和了解德国高校文化与制度的一个重要平台。1997年在柏林洪堡大学任职期间,孟虹又发起组织“中国人在德国120周年”国际研讨会,邀请德国重要文化交流机构的代表参加,在学界和华人届均产生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她还于1995年受柏林市政府的委托,用中德文双语撰写了《中国人在柏林》,向德国社会介绍华人在柏林的发展历史以及对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1996年赫尔佐克和夫人访华前夕在总统府举行晚会,特地邀请孟虹参加。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本书让她“一下成为了一个小红人”。

  旅德13年,孟虹获得了在德国联邦议会工作的难得机会,可以深入了解德国政治体制的具体运作。三年间,她在德国这个最高人民代表机构担任联邦议员的科研员。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不同党派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方式,让她对于议会工作的民主化程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议员及德国同事的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她也影响深远;而无数次到委员会会场参会、参与组织公听会,甚至与议员一同去总统府见第一夫人,以及为议员和当时出任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的默克尔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做筹备工作等经历,也让她感受到了只要工作努力、认真负责,作为中国人在异域也能获得与德国同事平等的参与机会和认同感。

  在穿梭于柏林国会大厦的同时,孟虹还积极投入到新都市柏林的怀抱,亲自体验这一世界大都会的文化多元性,深入参与德国的政治文化生活。她是德中经济协会和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成员,每月都会参加这些协会的活动,了解最新发展动态。作为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她也积极担负起中德两国的桥梁作用,热情参与接待国内中央和地方代表团,还为访问德国的中共领导人担任过翻译。

  2005年,孟虹开始考虑回国。当人问她为什么在德国生活了这么久后突然考虑回国时,孟虹说:“出国时本是抱着学习和了解异域文化的态度,并未计划要长期在德国居住。虽然我在德国的工作圈、朋友圈在螺旋式地发展、上升,但回国报效国家和为国服务的意愿一直未改,其中也包括用多年在德国工作积累的知识为国家培养一批适应于时代发展需要的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所以,我当时首先考虑的是到国内高校工作,而不是去薪酬待遇更好的德国驻华机构。”早在2003年,孟虹就曾作为教育部《春晖计划》学者,应邀来到人大给德语系师生举办有关“跨文化中德关系”的系列讲座。2005年,孟虹的博士论文《中国人在德留学教育(1861-2001):中国现代化框架下的大学生国际流动案例》在德国正式出版时,时任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长陈至立亲自发来题辞:“留德莘莘学子,报国拳拳丹心”,鼓励孟虹早日回国为国服务。

  回国后,多年的跨文化研究让孟虹很快意识到实际面临的一系列专业、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文化反适应”棘手挑战。所幸的是十多年的德国工作与生活经历也大大拓宽了她的各项能力、心胸和视野。于是,她一边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适应新环境,一边开始着手贯彻自己的理念。孟虹尝试在各种课程中采用中德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将德国最新的发展与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之中。

  首先,她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现实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她尤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德国大学研讨班的形式,启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独立作学术报告,并按照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课堂中采用的跨文化、跨学科视野,也使得学生能更加关注中华文化之根及两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有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互动,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

  许多学生还记得口译课上,孟老师组织的模拟新闻发布会,让同学们自由选择角色,分别扮演“中国总理”、“媒体记者”、“主持人”和“口译员”。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让学生既过足了“戏瘾”,又在紧张又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了口译能力。或许也是巧合,当年的“总理”毕业后进入了人大国关学院攻读硕士,“主持人”在北大学习法律,“记者”则成为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而扮演“口译员”的笔者仍留在人大德语系继续学习。

  中德交流之虹

  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之余,孟虹积极发挥她的跨文化专业优势。除了在人大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担任兼职研究员外,孟虹还是中国德国研究协会、中国德国历史研究会理事,曾应外交部邀请为中国外交官就德国议会文化作专题报告。近年来,她也是外交部推荐的德国问题专家,在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欧、7月默克尔总理访华、10月李克强总理访德等重大双边活动时频频应媒体邀请进行跟踪点评,并就中德、中欧关系等撰写专题评论。她表示,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让有机会她将在德国积累的知识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得到发挥和认同,这也是跨文化沟通桥梁的作用所在。

  近年来,孟虹作为中国德国问题专家,也多次应邀前往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海德堡大学和科隆大学等德国高校做专题报告和讲学,参加“中德科教年”、“中国文化年”学术活动,并作为洪堡大学和科隆大学访问学者赴德国调研、赴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和德国联邦议会驻欧盟办事处考察。

  同时,孟虹还身兼多项社会职务。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会长、校侨联副秘书长、河北省侨联海外顾问、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理事以及柏林自由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2014年,她作为侨界代表被推荐参加北京市第十四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作为海淀区的新侨,她也积极参与所在区侨联的活动,并撰写文章等,其中包括《重视国际合作、加强观念创新》,为海淀区和北京市的发展建言献策。(陈安琪)

【责任编辑:谢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