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秋节及其有关月诗欣赏

2015年01月19日 13:56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素传统文化的民族,单就民间的节日而言,其文化的蕴涵亦是非常深刻和丰富的。简约来说,大凡民间传统的节日都是俗成的,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于原始的时月中便有着形成与发展意义上的刻度,在天文、历法以及节气等方面无不反映着社会的礼仪和时尚。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骚墨客,曾为一个个节日书写过许许多多的千古名篇。有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流传,使这些节日便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俗中有雅。

  说到八月十五之中秋,和其它节日一样,也是有其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春秋战国时,二十四节气产生,使得春夏秋冬分明了辨别,按照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社会习例,人们对秋的感觉也别有衷情。另外,古代帝王也有着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的文人学士似乎在中秋时节,也对着天上的那轮明月又多有观赏礼拜的雅兴,著诗文以托情怀,历久入俗,待民间盛行,便成固定已无所异。

  从史料知,中秋成节应在唐初。在《唐书·太宗记》中就已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说。而节日到宋时便愈加盛行,只待到了明清两朝时,已于春节、清明、端午一起成为我国“必须的”四大佳节了。

  中秋节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热捧,大多与月有关,因为“月极明于中秋”(宋·张孝祥语)。明月几乎就是中秋的象征,就是一些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也大都与月有关,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由此,赏月拜月已是民间欢度中秋的主要活动,更是文人墨客借此写情表意的主要内容。当然,民间的活动多乐于家族的团圆与欢聚,而文人墨客的写月则侧重由衷,不一而雅。

  在此,笔者就从千万首中秋赏月的古典诗词中,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几首与大家欣赏,便宜从不同的角度来作中秋的认知。

  第一首: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这是一首纯写中秋月夜的律诗,重笔描述的仍是那一轮明月,用“宝镜”突出月的明亮,随后延伸了月夜的静谧,天上仙乐因其美好而停止演奏,只见满月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之后又以月亮中玉兔与蟾蜍的两个传说为素材,极写秋月的明净圆满。最后诗人又展开想象,约月为伴,同游银河,真是意境清新奇特而大有邃远。

  第二首: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刘禹锡在诗中明言中秋赏月,但诗中却不见“中秋”二字,而是紧紧抓住秋景与月夜,借星辰风露来衬托此时的光辉,突出月色的澄清,从而表述了他与月一样的光明磊落。最后指出: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则是永远恒久的!此中之味,自又让人三思。

  第三首: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穑罕话追ⅰ⑵廴四魏危?/p>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这是一首词,词牌为“太常引”,而题目为“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咏月抒怀,早已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但多是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思与境谐。而像辛弃疾这样于词中情思浩荡,神驰天外,将爱国壮志隐含其中者,尤不多见,词中破题即写中秋的圆月皎洁,似金波飞镜,“转”而“磨”,启其升起之动势,复见其明光。但把酒畅饮,难免境与情会,对月抒怀。词人想到了月宫中的嫦娥,喟叹自己白发增多功业无成的内心矛盾。但是,词人并未由此不振,反而在下片中发挥想象,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让清光更多地照耀山河,以便实现自己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现实理想,以赋予同志,读此词时也多得激烈,有壮怀之感!

  第四首: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苏东坡的所有的诗词中,此词无疑是他的顶端作品。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句评价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此词曾经邓丽君演唱,已不胫传遍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真正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美学的享受。词中虽然也有月圆而人不圆的思念伤感,但苏东坡却给我们理会出比较哲理的认知,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方面指出了客观的理性感觉,而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词人对悲离欢合事的最终祝愿,也是词的美好之核心。

  再有,如果我们不能不说李白的话,就他的咏月诗作,任何人都会脱口诵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句子,这区区二十字我们是太熟悉不过了,作为大家公认的少儿启蒙教材,多少年来它一直启示着我们对月的感知。望月思乡也同时表明着月对人的影响,尽管此绝诗不单单是为中秋月而作。(李珍奎)

【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