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友族共享佳节 大马巫印裔乐做华人年饼增进友谊

2015年02月10日 15:3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玛丝丽雅娜的祖母阿尔花(右)年届80岁高龄,平时喜欢看孙女在厨房制作糕饼。(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玛丝丽雅娜的祖母阿尔花(右)年届80岁高龄,平时喜欢看孙女在厨房制作糕饼。(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制作年糕也有“禁忌”,即使眼前的年糕色泽金褐亮丽,也不能开口称赞它,以免第二天年糕的卖相变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制作年糕也有“禁忌”,即使眼前的年糕色泽金褐亮丽,也不能开口称赞它,以免第二天年糕的卖相变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2月10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手工制的传统年饼、年糕,是马来西亚华人家家户户在新春佳节不可少的应景小吃,如今,这股佳节气氛“蔓延”到友族社会,巫裔和印裔家庭也做起华人糕饼,拉近各族之间的距离。

  在华人农历新年,除了工业年饼,许多家庭主妇都会亲自烘培黄梨饼、蛋卷、绿豆饼、花生饼,左邻右舍也飘起饼香。

  而工序复杂的年糕,谐音“年高”,有着步步高升的寓意,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延续至今,无论是拜神祈福,或是酥炸小吃,都非常受欢迎。

  你对“巫裔华人年饼”和“印裔华人年糕”感到好奇吗?来一同发掘这些散发出浓厚人情味的糕饼吧!

  玛丝丽雅娜:继承母亲年饼手艺

  来自新山大丰花园的玛丝丽雅娜(35岁,甜点师),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对烘培产生兴趣,还继承了母亲的手艺,做起华人年饼。

  她忆述,从中学开始,母亲常常会在华人农历新年,制作黄梨饼给邻居吃,而她的“工作”就是在旁帮母亲切黄梨、捣黄梨陷。

  玛丝丽雅娜的母亲贝达(63岁,家庭主妇)受访时说,多年前搬来新山后,她平日经常会做“番婆饼”(kuih bangkit)、咖哩角等,请左邻右舍吃。

  “由于邻居大部份是华人,大家对我的马来糕饼赞不绝口,有些主妇不喜欢工厂制的糕饼,还会请我做糕饼,让她们的孩子带去学校吃。”

  贝达指出,久而久之,华裔邻居在华人农历新年期间,也向她订购黄梨饼、花生饼等华人年饼,让她每逢新年都忙着制作华人年饼。

  开斋节时马来人也订购黄梨饼

  玛丝丽雅娜受访时透露,黄梨饼从准备馅料、捏饼皮、压模型到烘烤,耗时数个小时,一般新年她会接到十多罐的订单。

  “在我母亲那个年代,市场上并没有卖黄梨饼的模型,她是用手将一个个饼皮捏出花的形状。”

  她认为,制作糕饼并没有种族之分,也没有所谓的禁忌,就连马来人也会在开斋节向她订购黄梨饼。

  她笑说,本身虽然结交不少华裔朋友,但对华人传统习俗的了解不深,只觉得黄梨饼的颜色金黄,可像“黄金”般招来财富。

  “马来人吃过节糕饼,一般是为了招待宾客、配合喜庆的气氛;华人喜欢将年饼包装得红彤彤,迎来好兆头。”

  除了黄梨饼,玛丝丽雅娜也为本报读者示范制作花生饼;本身亦爱吃年饼的她透露,还会制作苏吉饼(kuih suji)、巧克力脆饼、杏仁饼呢!

  巴拉姆拉里:一天生产5千以上传统年糕

  另一边厢,在新山柔佛再也花园的峇卡瓦里52路,也有一名从事家庭式作业年糕制作的印裔同胞巴拉姆拉里(46岁),他一天可生产5千个以上的传统年糕。

  制作华人年糕已有近30年经验的巴拉姆拉里,年轻时,曾在新加坡一家糕饼店工作10年,对制作豆沙饼、红龟粿皆相当熟悉。

  1998年,巴拉姆拉里回到大马,凑足成本后开始经营年糕生意,不过,他只在华人农历新年前开业,平日则担任房屋经纪。

  询及为何会选择制作年糕,巴拉姆拉里说,相较于其它糕饼,年糕比较耐久,只要不沾到水,放于冰箱内好几年都没问题。

  “每逢新年前一个月,我都会聘请40名左右的临时工,帮忙制作年糕,他们当中有华人、马来人,还有印度人。”

  他说,每逢华人农历新年,他的年糕厂便会24小时“开炉”,以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

  制作传统年糕禁忌不少

  制作传统年糕,步骤从剪香蕉叶、煮糯米糊、到蒸年糕9个小时才可出炉、进行包装,而友族同胞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面对“禁忌”(pantang)呢?

  对此,巴拉姆拉里不讳言,许多华人长辈用年糕祭拜神明,因此,为讲求制作过程身心洁净,他都请男员工负责厨房、烘炉的工作,女员工则准备香蕉叶、铺罐、包装等。

  “制作过程也要口说吉利话,但不能称赞年糕做得漂亮,否则年糕出炉后就会变坏、外表变差。”

  他指出,100%手工制的年糕,味道与机械制的年糕不同,随着名气渐增,除了华裔顾客,他的年糕也迎来不少印裔顾客。

  育有4名儿女的巴拉姆拉里透露,由于从小接触年糕,就读于淡米尔中学的儿子甚至对华人文化产生兴趣,未来还想报读华文班。

  值得一提的是,热心的巴拉姆拉今年也再次赞助300个香蕉叶装年糕给“2014新山区松鹤之夜”,展现他对年长者的敬意。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