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声》创办人黄永松:羊年拜年最宜说“吉祥”
台湾文化出版人黄永松是杭州的常客。
他1971年在台湾创办《汉声》杂志,四十余年来一直致力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在年味越来越淡、数字化越来越浓的今天,我们还可以延续哪些年俗,重拾年味?现在就来听他讲一讲。
重拾年味第一技——除旧布新做些公益
黄永松:“除旧布新”是中国人在新春佳节中最注重的年俗。年俗,是显像的传统文化最后的堡垒。遵守这些年俗其实就是在延续我们的传统文化。
春节的时候,中国人一般会把家里一些破旧的家具、衣物处理掉,换成新的。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破旧的东西很多在当下就丢掉了,不会留到过年的时候再丢。“除旧布新”是什么?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去修正一些不正确的事情,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所以,即使家里没有什么要丢,那就去做一些环保公益的事吧!对自己、对环境都有好处。
重拾年味第二技——放下手机守岁聊天
黄永松:“守岁”也是年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过去,人们一整年也就熬这么一个通宵,而且是全家一起熬,也是团圆的重要时刻。
我们为什么要回去过年?不就是因为家里有一个位置在等着你回去团圆吗?这是团圆的时候,也是陪伴的时候。
一整年了,我们有了方便的通讯工具,可以发照片,可以视讯。人人都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人人都成了神仙。但神仙也是需要“下凡”的,我们有多久没有真真实实地面对家人的面孔?这个时候,老人可以给孩子讲讲为什么要守岁的故事,还可以吃饺子。
为什么饺子叫“饺子”?以前,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段被称为子时,在更岁交子的时候吃饺子,是增加福气,送旧迎新。
重拾年味第三技——拜年多说吉祥话
黄永松:中国人过年喜欢说“恭喜发财”。有些外国人不理解,可能会觉得这很俗。但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民族,如果都很雅,那就很无趣了嘛!
中国人的境界其实很高。雅俗共赏之中包含的是阴阳平衡的思想哲学。王国维说,中国人是“和乐主义”。过年了,大家开心,我见到你说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放松一下,温暖一下,不是很好吗?
羊年说“吉祥”其实很合适。“祥”字从的就是“羊”。羊年就是吉祥年。所以,“吉祥如意”、“吉祥平安”都是很合适的。另外,借“羊”这个音,还有“喜气洋洋”、“洋洋得意”、“三阳开泰”,都是好的。
不过,这些都是很老的说法,年轻人还可以用自己的文化来延续这个传统。现在,年轻人在网络上的交流语言其实非常丰富。虽然很多是开玩笑,但能想出这些词来其实是很聪明的。为什么年轻人不能把这个当做一门扎实的新语言来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