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蒸锅饽饽才算过年 胶东大花饽饽被列入省级非遗

2015年02月16日 14:45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龙凤呈祥”面塑。(韩逸 摄)
“龙凤呈祥”面塑。(韩逸 摄)
中国侨网李瑞英展示她做的四季花面塑,她的面塑远近闻名,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远的传到了韩国。(韩逸 摄)
    李瑞英展示她做的四季花面塑,她的面塑远近闻名,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远的传到了韩国。(韩逸 摄)

  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在烟台、威海、青岛等胶东地区,最具年味儿的年俗莫过于蒸上几锅大饽饽。

  胶东大花饽饽在烟台农村广为流传,2009年,这一习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学习。

  大饽饽蒸裂了口 才算上品

  “过年家家户户都得蒸大饽饽,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大转村的村民周德翠在一家面食店打工,临近春节,她每天要蒸上百个大饽饽,“小年儿以后自己家也得蒸。”

  老辈人说:“小金鱼压窗台,不用挣自己来。”周德翠说,老辈儿传下习俗,小金鱼代表年年有余,葫芦压在窗台上,寓意财源滚滚,神虫放在囤粮面缸里,寓意年年丰收。这些风俗代表着大家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及对新一年生活富裕的盼望。

  烟台福山区回里镇的初大姨说,除了金鱼、神虫、宝葫芦之外,还要做一个团圆大枣饽饽。大饽饽重一两斤,家里有几口人就在上面放几个枣。“像我们家原来五口人,团圆饽饽上就放五个大枣。后来孩子们都结婚了,团圆饽饽上增加三个枣。到了现在又有了三个孙子,这饽饽上就是11个大枣了。”初大姨说,不管多少人,一家只蒸一个大饽饽,代表团圆,而且吃的时候不能切开,每人掰下一块,必须带个大枣,分着吃。

  初大姨说,做大枣饽饽工艺比较简单,有些手艺好的老人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面塑,不同图案的大花饽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做了40多年面塑 不少人慕名学艺

  龙口市东江镇邵家村的李瑞英是远近闻名的面塑高手。龙、凤、老虎、丹顶鹤、鸳鸯、牡丹花、樱桃、仙女、蝈蝈、哪吒、仙桃、小燕子……在李瑞英手里,这些面塑造型简直都能活起来。

  “这些是别人订的,一会儿给人家送去,那屋还有很多呢。”李瑞英一边招呼记者坐下,一边说,她做的面塑,小的有指甲盖大小的燕子,大的有六七十厘米的龙、凤。“你别看它小,越小的越费工夫。你看这个丹顶鹤,身子、翅膀、腿都是单独做的,做完后晾晒,还没有完全干透时用面把几个部分粘起来,再晒干后上色、上清漆,做一个要一两天的工夫。”

  今年57岁的李瑞英14岁开始做大花饽饽,开始只是在大饽饽上画图案,后来尝试制作面塑。

  李瑞英说,按照传统习俗,结婚、上梁、送三、百岁、过年时都会用到大花饽饽。婚礼上的饽饽,有“龙凤呈祥”的脸盆饽饽,还有象征爱情的鸳鸯饽饽、象征生活富裕的鲤鱼饽饽、象征五谷丰登的肥猪饽饽等;“送三”是姑娘出嫁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三,由婆家做一筐“春燕”带回娘家,表示燕子归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百岁”是婴儿出生满百天,由姥姥家送贺岁花饽饽,盼望孩子健康成长。

  “我也没有专门学过,平时看见什么了,好好琢磨琢磨,然后回家做出来。”李瑞英说,她做的面塑也有讲究,什么季节用什么花,春天做牡丹,夏天做荷花,秋天做菊花,冬天做梅花,此外还有玫瑰花、杜鹃花、喇叭花等,“有一次一个老人过寿,我给他三个女儿分别做寿桃,用了27种不同的花。”

  多年来,李瑞英的大花饽饽手艺远近闻名,不少人慕名前来求教,“最远的算是到韩国的那个了。一些人还拿我的作品参加比赛,不少都给我打电话说获奖了。”

  大饽饽装进礼盒 更上档次了

  随着社会发展,大饽饽在城市里也变了样。在烟台市福山区老岚馒头店,四五名工作人员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做出一炉一炉的大饽饽。在机械和面、戗面、醒面的几个工序后,经过饽饽师傅的巧手揉、团、揪、整,十几秒的工夫,一个大枣饽饽就做成了。

  “请问你想订哪一天的?要大枣饽饽还是大饽饽?神虫要几个?”电话响起,孔师傅简单地询问几句,登记后又转身忙活去了。登记表上,腊月二十七八的订单已排得满满当当。

  “城市里年轻人一般都不会做这个了,就算是会做,家里也没有大锅。平时上班忙没时间,大多是到我们这里预订。”老岚馒头店总经理初汉青说,现在总店一天要做5000多个大饽饽,几个分店加一起,整个腊月差不多接2万多个订单。“小年过后最多,至少要20多个工人倒班,机器也是24小时运转。”

  初汉青说,除了平时零售,他们还专门制作了大饽饽礼盒,更有档次。这种大饽饽礼盒不仅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带回家作为年货走亲访友。目前在烟台的各大商场超市,大饽饽礼盒成为市民过年送礼的首选,销量着实不错。

  烟台市级花饽饽传承人仅4人

  记者从烟台市文广新局非遗中心了解到,胶东花饽饽历史悠久,一个面团、一把剪刀、一把刀,经过巧手打磨后,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造型,蒸熟凉透,再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便成了一件件艺术品,用以祭祀、观赏、食用或赠送亲友。目前,在烟台市区、莱州、蓬莱、龙口、招远、栖霞、牟平及周边地区,过年仍非常流行。

  但随着城市发展,城里人很少自己动手做了,孩子们不懂也不喜欢,大人也便没了做的心思,大花饽饽习俗慢慢也淡了。烟台市文广新局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9年,胶东大花饽饽习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立了传承人。“截至目前,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饽饽代表性传承人共4人,此外还有不少县级传承人。”工作人员说,在民间还有不少技术精湛的人,他们将花饽饽做得栩栩如生。

  据悉,胶东花饽饽习俗是胶东妇女根据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烟台市文广新局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未来他们将在传承人收徒、产品展览展示、进社区进校园等方面加大宣传,更好地将这一习俗传承下去。(李静)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