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温州南拳协会主席潘挺宇:愿武道文化生生不息

2015年03月06日 10:42   来源:温州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潘挺宇正在演练自创的“南太极拳”。(余日迁 摄)
潘挺宇正在演练自创的“南太极拳”。(余日迁 摄)

  近日,浙江温州黎一村五龟拳被列为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温州南拳以其特有的风格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传承的武术文化意义被社会所广泛接受。

  温州南拳历史悠久,是温州先民用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一门古老而实用的生存技艺,在抗击倭寇中曾发挥巨大作用,从而被戚继光写入他的《纪效新书》中。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温州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南拳师傅,如瑞安、平阳一带的马坦大师、蒋幼山等,永嘉瓯渠的吴球相等,以及陈朗清、陈一虎兄弟,陈寿喜、谢宗泽、金霖龙(阿树)等前辈,不仅在民国时期技压群雄,更是将温州南拳的名声远播全国以致海外。谢宗泽在1929年浙江国术游艺大会上表演的六步拳成为此次盛会的最大收获之一,被认为是失传数百年的内家拳的重现江湖,弥足珍贵;蒋幼山与徒弟曹骏一夺得擂台赛第一名,更是技惊四座。这些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在当时的中国武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门派繁杂,门户林立,各门各派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温州南拳的发展壮大。基于共同发扬温州南拳技艺与文化精神,温州的南拳师傅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于2011年成立了温州南拳协会,共同推举潘挺宇出任主席之职。这是浙江省首个南拳协会,不仅在温州意义重大,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该协会的成立,极大地团结了温州南拳各门各派,为温州南拳的发扬光大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为此,《温州晚报》记者采访了温州南拳协会主席潘挺宇。潘先生身材不高,但神采奕奕,为人热情好客。他喜欢书法,表情温和,可是一旦演示拳法,立刻目光逼人,身手敏捷,筋骨节节伸缩,让人不寒而栗。他不仅是温州南拳中栏门传人,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发明家。他将机械发明家的探索精神投入到温州南拳的研究继承与发扬中,以国家武术段位的标准创编了六套温州南拳中栏门挺宇拳法,和六套南拳防身操,用以在中小学生中推广,不仅达到了良好的健身防身效果,也传播发扬了温州南拳不畏强暴、积极向上的精神,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运用南拳中的柔化功法,创编了“南太极拳”,刚柔并济,属于上乘内家拳法。他说,他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求生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谋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就是为温州南拳做奉献的阶段。

  温州南拳中栏门传人 扬名海内外

  潘挺宇说,他小时候出身贫苦,本姓叶,因被舅父收养,而改姓潘,养父病弱,他很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13岁辍学,在木匠那里当了一名学徒,开始养家糊口。由于养父去世后,他成了孤儿,常受欺负,于是在14岁那年,拜在陈寿喜先生的徒弟厉秀祥师傅门下,开始学习温州南拳中栏门功夫。一年后,潘挺宇就从众多师兄弟中脱颖而出,他不仅学习拳法套路,还练习排打与内功心法,潘挺宇说,这才是中栏拳的精髓所在。此后,厉秀祥师傅又将他推荐给自己的老师,师公陈寿喜也非常喜欢这个勤奋练功的少年,亲自点拨指导。数年时间,潘挺宇尽得师公的中栏拳真传。

  潘挺宇喜欢钻研。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挺宇集团能够挺立于温州的企业中,成为佼佼者,靠的就是他的这份钻研精神。他办企业,总是亲自动手,对于产品开发,从设计到成品,他都一丝不苟,发明了很多机械产品,将木工中学得的技艺运用到生产中。练武术,他也一样能够博采众长。他不仅精炼本门功夫,也广泛探求其它的优秀拳种,尤其是形意拳与八卦掌等内家拳法,并将它们吸收到自己的拳法功法中。他认为,中华武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现代武艺,必须适应现代人的要求,就是既要美观大方,又要符合科学原理,既要强身健体,又要突出技击意义,因此只有不断吸取别门别派的精华为己所用,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

  1989年,潘挺宇与妻子前往西班牙,希望能够拓展商机。他的朋友知道他精通温州南拳,希望他能够一展功夫,传扬一下温州南拳的魅力。这让初来乍到的潘挺宇颇感兴趣,于是他随朋友到当地一所开设有东方武术课程的大学,但那里以传授日本空手道和韩国跆拳道等为主,来自中国的武术很少,潘挺宇被邀请留下执教。当地人闻讯,都纷纷前来,希望一睹中国武术的风采,其中有五位大汉,要求与他过过招。潘挺宇在与其中一人试探性地切磋了一下之后,大胆地邀请他们一起上,以一对五自由搏击,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时将他们击败。此后又有职业搏击手来挑战,也被潘挺宇以温州南拳中富有特色的一记肘击倒地而折服。

  半年后,潘挺宇去了意大利,又被邀请比武,他以一对四放倒过四名黑带八段日本空手道高手。潘挺宇说:“温州南拳在海外打出了名声,我也在与各类拳种的真正对抗中重新对中栏拳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温州南拳不是花架子,更不是蛮架子,是极有实用价值的。”

  潘挺宇还根据中栏门功法,创编了“罗汉排打功”,是一套可以表演又可以实际运用于实战中的内功。他说,当他带着学生们到香港等地参加比赛或表演这套“罗汉排打”时,颇赢得武术界的好评,他们说,你们看,真功夫来了。

  温州南拳功法渊源有自 细数中栏门传承

  温州南拳,虽然门派林立,但根据1985年全市武术普查挖掘考证,可以归结为三大流派:刚柔拳、五稽拳、虎鹤拳。这三种拳里面又有很多拳法名称,比如五稽拳里又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分别有五龟、五鸡、五指等,而刚柔拳下更是品种繁多,因此,从学术上进行区分的话,我认为,可以称之为刚柔流、五稽流、虎鹤流。中栏门功夫,正是属于刚柔流拳法之一。说起中栏门功夫,亦是源远流长。据潘挺宇介绍,中栏门的创始人是陈寿喜(1909~1994)。陈寿喜老先生是温州东门人。这门拳法属于刚柔流的盘头名称。据史料考证,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南少林五祖之一的雷行和尚逃出被清廷焚毁的寺院,北上平阳肖江,遇艄公得救,在其家中养伤,而将刚柔拳法传于艄公之子。乾隆中叶,宜山应佩环得其技,授其子应志雄。

  陈寿喜先是师从应志雄的师弟志景,志景是京剧武生,陈寿喜跟他学了一段时间后,颇有成就,又由他介绍,拜在其师兄应志雄门下。

  陈寿喜在温州武术界早已是名闻遐迩,他的武林轶闻相当丰富。在他的弟子中,以潘岩龙、杨九如、厉秀祥为代表,三人功夫各有特色。其中大徒弟潘岩龙功夫最深,对排打功、丹田催劲与爆发力最有造诣,以手法著称;二徒弟杨九如个子不高,以动作迅猛见长;三徒弟厉秀祥的动作则如游龙,以身法见长。

  潘挺宇从各位师叔师伯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著书立说 传承武学 愿武道文化生生不息

  在长期的练习研究中,潘挺宇结合现代人体科学、物理学、运动力学等原理,并根据国家武术段位制的要求,整理发展中栏门技艺,创编了六套中栏门南拳,并编写成书,即将由国家级正式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创编了六套南拳防身操,在中小学校推广。他认为,发展温州南拳,要从娃娃抓起,要让中小学生们从喜爱南拳到掌握南拳,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群众基础。最近,这六套南拳防身操在蒲鞋市小学推广之后,得到了学生、老师及家长的欢迎。

  走进潘挺宇的家,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悬挂在墙壁上的“武道”两个大字。那是潘挺宇的书法,以毛笔之柔而孕育刚强之志,刚柔相济,环环相扣,一如刚柔流功夫。潘挺宇认为,为文之道,在于修身济世;为武之道,在于保家护国;而文武之道,可以治国平天下。所以,他在练武之余,不忘学文。他还利用自己曾为木匠的特长进行发明创造,开发了很多武术锻炼器材。在他家的演武厅里,就摆放着由他自己发明制作的推马架、推手架、手腕架、立人桩、弹板等器材,通过这些器材,能够更好地达到锻炼效果,将身上的体能与拳理中的各类劲路发挥出来。大家都说,希望他能将这些器材推广到全社会,让所有爱好武术的人都能使用,迅速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潘挺宇的带领下,温州南拳协会通过同道们的共同协助,虽仅三年,却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举办了许多场公益表演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并创办了《温州南拳》专刊。该协会还编纂了43万字的《温州南拳简志》申项资料,经市社科联审阅,获得批复立项,预计将在今年中旬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简志的编纂出版,将作为温州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可谓深远。

  潘挺宇说,他的人生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和谋生,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失败,虽艰难,但终究还是值得欣慰。而今,年过花甲,是他为温州南拳做奉献的时候了,他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温州南拳发扬光大,让温州南拳的武道文化生生不息。(瞿炜)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