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旅美舞蹈家殷梅:以舞作画 让中华元素闪耀世界

2015年03月10日 14: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这是一座宽大敞亮的艺术馆展厅,硕大豁亮的空间,白色的墙壁上悬挂着水墨画作品——这些作品有横着悬挂的,从展厅的一头到另一头;也有竖着悬挂的,从天花板到地面;更有连排悬挂的,那气势,那意境,黑颜料的墨色呈不规则状绵延着、氤氲着,不经意的留白让人回味不已。

  展厅中心的地面上,铺着一块长方形灰色地胶,地胶的中线,是一条由白纸铺就的长条色块。长条色块的一端,立着一方投影载体,在一个经投影打出来的画面上,类似太阳的圆形光晕中,一只飞禽的形状不断地灵动着、警觉着。

  这,就是殷梅要做表演的空间。这位在美国纽约艺术界颇有知名度的华裔舞者,即将在如此奇特的空间内,展开她更加奇特的表演。

  身为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舞蹈系的系主任和终身教授,殷梅是从中国河南到香港再到纽约一路舞着、一路思考着、一路成长着的出色舞者。她早年曾在河南省歌舞剧院做舞蹈演员,后成为香港舞蹈团的女一号,表演了大量的中国舞剧作品。赴美国求学和任教之后,她开始了在国际舞坛上的跋涉。她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和辛苦,终于让纽约艺术界看到了这位中国女舞者的艺术情感和世界。美国国家傅伯莱特学术奖等各种奖项和荣誉随之而来。

  当然,殷梅之所以成为国际舞坛知名人士,与她头顶上的一个巨大的光环也不无关系——她的艺术被解读为“后现代主义”风格。

  殷梅与身边的一些华人艺术名流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对话,陈丹青、徐冰、蔡国强、李全武……这些曾在纽约展开他们艺术事业并有所成就的华人艺术家,都对殷梅的艺术宣言给予了积极的认同和鼓励。融入这样一个圈子的殷梅,其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渐渐地觅到了自己的艺术锚地。殷梅的艺术迅速获得了滋养和传播,在舞台上,同时也在一些新的空间内如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等这类不同空间中,她独特而富有新意的大量表演,不但为纽约当代艺术带来了新鲜活力,也让新近落成的武汉创意天地美术馆看到了她的独特,因此,在该馆开馆项目中,殷梅成为该馆邀请的第一位国际舞者。

  这个表演大概为一小时,大致分了这么几个层次:一、飞鸟,二、束缚,三、与抹茶粉的亲密接触,四、红油彩,五、泼墨天地间。这几个部分相互衔接,一气呵成,所形成的逻辑内涵,让人不断回味,而其新鲜的视觉呈现,具有超强能量。实际上,笔者十分担心现场观众是否能够心安理得、平心静气地接受这场视觉革命。殷梅动用所有可能造成的视觉冲击,完全不在人们的预料之中。然而,我显然低估了观者的承受能力,现场无论长幼,都十分安静地看完了全场演出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开场的“飞鸟”部分,殷梅手持一只可以摆动翅膀的玩具飞鸟,与装置在空中的一组飞鸟进行了“默默对话”。接着,她慢慢地穿上一件制作精美的古式红装,缓缓而舞。下一段中,她在散发着清香的抹茶粉中翻滚腾挪。紧接着,她又将红色油彩点在了白纸上,还将自己的手臂、小腿全部涂上红色油彩后,翩翩起舞。最终,殷梅走入了盛满黑色墨汁的池子里,浑身沾满墨汁并开始在白纸上滑动而舞,瞬间,白纸上黑墨浸染,绿色的抹茶粉、红色的油彩和黑色的墨汁通过她的身体融为一体,一幅用身体“画”出来的水墨画,随着殷梅的尽情舞动而慢慢成形。

  这样的表演实际上有两个审美对象,一个是她的表演,一个是通过她的表演而“画”就的“画作”。舞蹈完成时,她脚下的“作品”也宣告完成:那是一幅以不经意的方式展开的、以白色留白和黑色为色调、伴以抹茶粉的绿色和油彩红色而构成的一幅巨幅“写意画”。这完全不是一个事先设计好的过程,而是在每次演出中都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而形成的一次性“画作”。

  却原来,悬挂在墙上的那些“水墨画”,是殷梅在无数次表演之后形成的作品。唯在此时,重新审视墙上的那些画作,无限新意顿生胸中。

  近距离感受殷梅,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她的出现,为我们习惯的艺术世界带来一份不同寻常而清晰可感的生动。(江东)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