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彩绘艺人林培潮:为潮汕传统建筑“施粉抹黛”

2015年03月26日 14:02   来源:汕头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祠堂是民间彩绘艺人发挥才能的主要场所。(孙欣欣 摄)
祠堂是民间彩绘艺人发挥才能的主要场所。(孙欣欣 摄)

  走进一座座潮汕祠堂、宗庙,那些融汇地域特色的装饰艺术,让人目不暇接。但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些美仑美奂的色彩:雕梁画栋,流光溢彩,巧笔精工——这正是潮汕彩绘,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广东汕头潮阳区西胪镇,有一位民间彩绘艺人林培潮,带领着他的团队,为四乡八里一座座潮汕传统建筑“施粉抹黛”,赋予建筑鲜活的“灵魂”。近日,记者走进这一古老行业。

  祠堂是施展技艺的主要阵地

  精描细画漆出艺术的华彩彩绘市场颇有“钱景”

  提起祠堂,首先就想到杜甫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句诗描述的是著名的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在中华大地上,这种纪念名人的祠堂是不胜枚举的。不过在潮汕地区,宗族祠堂居多,而这些宗族祠堂,正是林培潮施展技艺的阵地和谋生的载体。

  林培潮10岁左右就开始学画画,中学毕业时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出于对美术的热爱,同时也为了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他开始拜师学习建筑彩绘艺术。他师承揭阳民间古建筑艺术名师陈惠标等师傅,经过几年的努力,掌握了油漆、妆彩、贴金、绘画、做锦、泥塑等多个技术工种。大概在十年前,林培潮组织了一支自己的团队,开始为附近的一些祠堂宗庙油漆彩绘。凭着精湛的技艺,他还被邀请至广州、深圳、惠州、陕西等地,参与修复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省级文物的古建筑。“我在广州大学城岭南博物馆修复古祠堂的壁画时,很多专家都夸我画得好。”林培潮说。

  精描细画漆出艺术的华彩

  在林培潮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西胪镇波美村的乐山祖祠,这是他的团队去年刚完成的项目。刚走到门口,三对栩栩如生的门神便映入眼帘,这正是出自林培潮之手。中间的正门上可以见到两员威武庄严的战将,分别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只见秦叔宝丹凤眼、长须剑眉,尉迟恭暴目、虬须浓眉,两个门神顶盔贯甲,外披袍带,足穿登云靴,背插四面靠旗,佩挂箭袋,护心镜、绊甲绦、战裙、狮蛮带等等,描绘细致,两人相向而立,威武庄重,极富民间传统绘画艺术特色。“一般中间的正门画一对武官,旁边的副门画两对文官。”林培潮介绍说,“作画最主要是根据门的大小来定点对比,左右要对称,比例需准确。”据了解,画门神是彩绘里最难的工种之一,需要由“大师傅”完成。首先得将门板用灰泥补缝并打磨,后涂上白色的化工原料,然后在白色门板上先用笔蘸淡墨画出轮廓线条,之后用贴金之金油涂在表现人物形象的袍甲、八宝、吉祥物等位置上,待其阴干后,再贴上古板金箔,接着就用各种化工色料调油(清漆、熟桐油),直至各种色彩调到恰到好看为止,重新整体开墨线,人物形象的袍甲还有各种“锦路”开绘粉线,使之线条流畅,纹饰细腻。所有墨线勾勒好后就是油画颜色施用,重点是面部的描绘和衣纹皱折的暗处渲染,使人物面部立体感强,栩栩如生,衣袍深浅不一,产生变化。所有彩画完成之后,再将人物形象以外空白的地方,十分仔细的油上色漆,这门神画就算是完成了。这些用几句话说起来似乎感觉非常容易,其实制作工序却是复杂的,作画时每一条线,每一片甲都须一丝不苟,精心描绘,而且一直都得站着进行彩绘的。“这里的三对门神画了将近一个月,每天工作至少8个小时。”林培潮指着乐山祠堂上的门神告诉记者。

  走进祠堂,可以发现四周的墙壁上都绘有精美壁画,内容涵盖珍禽瑞兽、画果虫鱼,还有取材自古代戏剧寓意吉祥的人物故事。而在大厅中央最重要的是楹梁,寄寓着家族的愿望和祈求。据介绍,楹梁彩绘,俗称作锦,色彩斑斓,和西藏民间藏画都是民间艺术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但潮汕彩绘更显精细,更接近宫廷华尔彩,色彩更为丰富。画师们需站在五米高的脚手架上,用猪血与石灰调配成的料灰对楹梁进行填补平整,上一遍黄底色、刷一遍桐油漆,并刮出仿原木纹理,再于梁中央画出先天八卦与吉祥图纹。

  彩绘市场颇有“钱景”

  潮汕地区对祠堂宗庙的建设和保护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清嘉庆年间“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而至近现代,外出富商、华侨多有回乡置办田屋才算“光宗耀祖”的传统心理。所以,嵌瓷、木雕、石雕、彩绘等传统建筑的装饰工艺如今在潮汕民间依旧备受热捧。由于林培潮所领衔的彩绘团队在潮阳潮南等地颇有名气,每年的工程都是从年头做到年尾。“这附近很多知名祠堂的油漆彩绘都是我们做的,经常一个工程做好了,就会带来更多工程,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功夫’,做出精品来,就不愁没工程做。” 林培潮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目前有20人左右,以中年人为主,师傅们的月收入大多在一万元以上。“也有些刚来学习的年轻人,不过这行其实挺累的,特别需要有耐心,有些年轻人静不下心来。”

  除了从事建筑彩绘工作,林培潮还研习书画艺术,他加入了汕头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还担任汕头市中华书画研究会榕江创作基地主任。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断进修,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先后参加天津神州书画进修学院花鸟专修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北京总校国画大专班、汕头市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研修班,目前还就读于广东省书法院汕头导师高研班。“艺术是永无止境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林培潮说,他将继续以孜孜不倦的求索态度,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孙欣欣)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