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大马柔佛华社成立资深中医师团 以老带新助发展

2015年03月31日 15:2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3月31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柔佛州华人医药公会联合会30日召开第二届中医药发展小组会议,该会主席萧福良宣布,将成立一个由州内5名资深中医师,以及5名中药师组成的“老中医药师团”,助传承及扶持州内传统中医、中药术的发展。

  资深者传授经验

  萧福良指出,现今许多毕业自中医大专院校的新生代中医药师虽然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但是传统中医药术的精髓更重于经验的累积,所以该会决定成立“老中医药师团”,透过资深中医药师的经验传授,让新生代的中医药师更能了解传统医术的中华底蕴。

  “同时也能配合柔州义诊团的实践与交流,让中医师们在医治病人的过程更为丰富及凸显中医的特色。”

  新法令打击发展

  该会中医药发展小组主任罗达盛披露,目前马来西亚中医发展面对诸多困境,其中2015年六月将落实的2013年传统辅助医疗法令势必对中医药发展造成打击,而传统的中医院校也被下令停办,改由正规大专所承办的中医学系取代。

  “这些中医系的学科比率中医学仅占60%,西医学比率则占40%。在这种情况下,会让意欲学习传统中医者感到困扰,尤其在中医与西医在用药上的理论差异,务必会让学医者产生矛盾。”

  此外,为补足该会多年来极力推动的义诊及施药服务,萧福良表示该会也将于今年内举办一场筹募活动基金宴会,希望藉此筹募经费以让善举能够达致永续经营,同时吁请公众慷慨支持。

  罗达盛说,该会于2012至2014年间共推动逾20场中医义诊,期间还主办了2场医学讲座,以及不间断的培训课程等活动,所以在中医师义诊的车马费、针灸器材、中药方笺、专业制服等是一笔庞大开销,需要各界的帮助。

  郭怡捷:支持争取传统医药零税率

  柔佛州华人医药公会联合会会务顾问郭怡捷表示,柔州中医药业同行一致认同,并支持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总会长陈凯希争取传统医药纳入消费税零税率供应组别的立场。

  “传统医药包含了马来与印度草药,尤其是传统的中草药,是我们迫切希望免除消费税的。”

  同时也是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秘书长的他,30日出席柔佛州华人医药公会第2届中医药发展小组会议后,如是表示。

  他说,中药同样能医治病人,即表示中药应属医药类,但为何西药能够免除消费税,而中药却不能?

  “马来西亚有约30%的华人日常便用中药调养身体或治病,征收消费税势必调涨中草药价格,加上大马币值下跌,而大马近90%的中草药皆靠入口,这也将让中药价格水涨船高,影响深远。”

  他认为,当服用中药的病患无法负荷高涨的药价,也许会放弃中医而选择到中央医院看病,进而增加政府的负担。

  他表示,这情况将成为大马中医发展的障碍,希望财政部了解中医药业者的心声,慎重考虑。

  “虽然我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但是我们决不妥协,将坚持争取中草药免除消费税为止。”

  民办中医院校应保留

  另一方面,他也吁请卫生部在落实2013年传统辅助医疗法令前,应该考虑大马全国华人对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及发展的重视。

  “目前大马约有20间由私人机构或公会开办的传统中医院校,历史都在20年以上,全马的中医药师90%是由这些院校培训出来,如果这些中医药师不符合行医资格,现今大马中医早已无法运作。”

  他认为,民间所开办的传统中医院校应获得保留,因为这些院校扮演着大马传统中医承先启后的角色,担心该法令落实后,大专的中医学系将使到传统中医药民族文化特征消失,进而纳入西医的部分,引起学医者思维上的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医师如果对中医的信念不强,恐无法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救济病患。”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