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四川泸州油纸伞:伞艺“活化石”再飘桐油香

2015年04月23日 11: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泸州分水油纸伞。
泸州分水油纸伞。
中国侨网第六代传人毕六福在制作油纸伞。
第六代传人毕六福在制作油纸伞。

  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仿古工艺品,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国家“非遗”,沿用几百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用最原始的石彩印花印刷方法,从削竹到描绘图案历经70多道工序都是全手工。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度带,雨水充足,竹木资源丰富,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泸州分水油纸伞的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韧性大、弹力强,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棉纸,伞面手工精绘彩图,如花鸟、人物、山水、风景等,并在伞面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桐油伞具有极强的紫外线过滤功能,不论日晒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经久耐用,生态环保。

  一把油纸伞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把完全保留着全手工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泸州油纸伞几乎毫无遗漏地承袭了中国传统的制伞技艺。

  分水油纸伞制作工艺第六代传承人毕六福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制作完一把伞,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要半个月。”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毕六福说,“最关键的是还得看天气,太阳大了不行,阴雨绵绵也不行。”气候主要会影响伞骨的成型和纸面的平整,造成弯曲或起壳。

  自从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分水油纸伞厂伞厂那座上百年历史的老宅院子里,到处都是竹竿、彩线和半成品伞,浓浓的桐油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岳东)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