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北京国际电影节:向世界打开中国“文化之窗”

2015年04月24日 10:2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电影,让我热爱中国这片土地。”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本届“天坛奖”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如是说。

  在古都北京举办的国际电影节,虽然年轻,却如一扇徐徐打开的窗口,吸引着越来越多全球各地的影人,相约春天,相聚北京,通过电影来了解中国文化、阅读中国故事。

  变资源优势为文化品牌

  “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归根到底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李春良表示,电影节的发展,彰显了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生机与魅力,可以说,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首都乃至国家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从高端起步、全面提升到与国际接轨,北京国际电影节能在短短几年内快速成长,得益于北京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电影资源。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这座城市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如今,在电影制作、人才聚集、影院密度等方面,北京在全国城市中均首屈一指。

  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地区生产故事影片270部,占全国的44%;36部国产票房过亿影片中,“京产”22部,占61%;全年票房近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位列全国各大城市中首位。电影节期间正式设立的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已集聚了中影、星美、华谊、博纳等400余家影视龙头企业和项目,还累计接待剧组拍摄制作影视作品1800部,使之赢得“中国影都”的美誉。

  依托优势资源构建电影产业大市场,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定位之一。电影节市场交易额就从第一届的27.94亿元发展到今年的138.45亿人民币,超过东京电影节等,成为亚洲第一大电影市场。本届电影节组委会电影市场部部长陈彩云说:“不论从规模还是水平,今年是北京电影节市场板块质变的一年。”

  向世界电影讲中国故事

  尽管只举办了5届,但北京电影节已显露十足的“国际范儿”。本届电影节除了邀请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曾担任8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马可·穆勒担任电影节首席顾问,还有15个国际知名电影节的主席、总监出席电影节各项活动。

  参赛和展映的影片也是量质俱佳。本届电影节共收到90个国家和地区的930部影片报名参赛“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其中国际首映影片45部。15部入围影片中,其中13部海外影片均为国际首映。正如国际影星阿诺德·施瓦辛格所说,中国不仅是全世界电影作品流通的必经之地,也在向全世界推出众多优秀的作品,“北京国际电影节为全世界的电影制作者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北京国际电影节之所以吸引世界电影人,除了巨大的市场,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独特魅力。“我们在寻找有艺术审美又能被全球接受的故事,中国是个有故事的国家,也有能够表现好故事内容的演员、导演,这都是我们需要的。”美国电影协会组织亚太地区总裁麦克·艾里斯说。

  本届电影节设立的“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引人注目,集中展映《龙凤呈祥》《霸王别姬》《状元媒》等京剧电影,还组织京剧电影论坛,把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给中外影人。国际立体和先进影像协会主席吉姆·查宾认为,京剧电影把传统京剧和3D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带给人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们欣赏到了中国京剧的独特魅力。

  从中外碰撞到全民共享

  穿行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各大论坛和活动现场,中外合作、合拍是影人们口中的热词。本届电影节,1.2万余名中外展商和业界人士参与38场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6个。此外,与戛纳电影节合作,设立戛纳电影节“中国新影人基金奖”;与美国电影协会合作举办“好莱坞电影大师班”,设立“MPA大奖”;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法国等国家举办一系列对话和推介活动。

  “中国电影在青春期,什么都有可能。北京国际电影节应该是双向的,交流越多对未来中国电影市场越好。”香港导演陈可辛说。

  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是影人交流、孵化作品的平台,更是影迷的节日。不论电影展映还是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都给广大影迷带来难得的光影体验。本届电影节展映影片既有《美国往事》《教父》等经典作品,也有来自巴西、新西兰、古巴、奥地利的艺术影片,80%的外国影片首次登陆内地银幕。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展映部部长林思玮介绍,为体现惠民理念,电影节推行低票价策略。在影院放映的展映影片票价为40元、60元、80元不等,在高校放映的场次票价则不超过30元。

  引领大众电影文化消费,让电影走入百姓生活。李春良说:“‘大众’理念不仅彰显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社会价值、提升了电影节社会影响力,更让电影节真正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电影文化、参与电影活动、感受电影魅力的光影盛宴,成为影迷的‘电影节日’。”(陈新洲 赵仁伟 闫祥岭)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