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国古琴演奏家李祥霆:让古琴音乐进入人心

2015年04月29日 13:4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1957年,吉林省辽源市一名17岁的少年,只身来到北京,求学于当时琴坛领袖?烁肺鳌W源耍?邮芄徘僖衾指姓俚纳倌甑街??徘偌遥?钕轹?壬?囊帐醯缆烦渎?舜?嫔?屎痛丛炀?瘛?/p>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伏羲琴院院长、中艺伏羲古琴文化中心理事长。精于琴、箫、诗、书、画,善于即兴演奏、即兴吟唱,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交相辉映。已出版有古琴独奏专辑唱片近30种,学术专著《古琴综议》等4种及诗集《醉琴斋诗选》。

  先生受教于?烁肺鳌⑽饩奥远?壬??诖?卸魇γ堑木?柰?保?感难邢肮芷胶?壬?穆家簟T?醒?世钕壬?俜缡艉闻桑?钕壬?卮穑?嗣参馍窆芷?蟆2⒆魇?唬骸叭?逯廖?宋夤埽??仪傩耐蚶锍獭!庇星氨泊笫γ堑牡家??钕壬?鞫?橙〈?彻徘傥幕??瘢?⒘⒅靖谋涑て诖嬖诘墓徘佟澳蜒б淄?恢刑?庇∠蟆@钕壬?墓徘傺葑啵?云涓叱?难葑嗉记伞⒐?说囊衾指形颉⑸詈竦拇?掣??⒀胖碌南附诖怼⒕?畹那楦斜泶铮?谥诙喙徘傺葑嗾咧卸懒旆缟А?/p>

  1989年至1991年,先生赴伦敦大学从事古琴即兴演奏研究,完成了《古琴即兴研究》一文。这项研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更从美学角度提升了古琴音乐的语义境界,给“古琴音乐进入人心”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途径。先生的古琴音乐会,往往会在后半场进行观众命题的即兴古琴演奏。这种“与君言语入琴声”的以人为本的温情和充满灵性的艺术表演,与“高山流水遇知音”形成相对的场景。

  李祥霆先生深谙琴与诗书画等诸多艺术形态之间的呼应,明白只有诗情画意滋养的古琴音乐才能展现古琴艺术的精粹。于是先生在自己的“醉琴斋”内,吹箫吟诗作画写字读书思考交替进行。在一次音乐会即兴演奏中,先生的箫声以灵巧装饰后的长音,划破长空,继而以悠扬婉转典雅醇厚的叙述,准确表现命题,深入听众心灵,在剧场内开启了无限的听觉思维。早年先生习练素描,又随溥雪斋先生、潘素女士学习国画。几十年不懈的习练,先生的书法作品坚守严谨传统,却不掩“风骨烂漫、天真纵逸”之态。先生先后在伦敦大学综合美术馆和福州画院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先生素有雅兴,吟诵不绝,《醉琴斋诗选》欣然而成。李先生的古琴艺术是这样被传统文化“富养”着!

  “只要是有利于古琴发展和传播的事,我都可以做。”先生总会这样说。据先生自己粗略估计,在国外以及港澳台已经举办50多场个人音乐会,国内也有不止20场。先生认为古琴可以“涵天地之所有,秉古今之所怀”,其艺术本质是真诚、善良、美好。因此他提出自己的“琴道”说,阐明了古琴的至真境界:“宣情理性、至善至真、美合天地、妙亘古今。”(赵坚娣)

【责任编辑:范超】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