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北京之夜"亮相世博会 "马可·波罗"家乡献演

2015年06月01日 09:3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当地时间5月30日晚,在米兰世博会“北京之夜”上,来自北京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精彩上演。(余智骁 摄)
    当地时间5月30日晚,在米兰世博会“北京之夜”上,来自北京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精彩上演。(余智骁 摄)

  “明天晚上,我们还要来这里观看《马可·波罗》,今晚我们迟到了15分钟,每错过一分钟都是很大的遗憾。”当地时间5月30日晚,看完中国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后,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吉安路季和安塔罗莉夫妇意犹未尽。

  “马可·波罗在意大利很有名气,我们通过他的游记了解了古老的中国和东方文明,今天舞剧《马可·波罗》回到了他的故乡意大利,让我们感觉非常亲切。”吉安路季真诚地说。

  当晚,作为米兰世博会北京周一项重要内容,“北京之夜”在世博园礼堂精彩呈现,其主打节目就是国家大剧院携手总政歌舞团打造的舞剧精品《马可·波罗》。该节目在北京市文化局牵头组织下,首次海外演出就来到了马可·波罗故乡意大利。

  舞剧在《序·东方奇遇》中拉开帷幕。在水城威尼斯马可·波罗老宅中,一名现代意大利年轻人打开厚厚的《马可·波罗游记》,被书中的东方传奇深深吸引,幻化成700多年前的马可·波罗,历尽千辛万苦后到达元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在第一幕《元都之恋》中,马可·波罗觐见威严的元帝国皇帝忽必烈。黄钟大吕,鼓乐齐鸣,各种宫廷乐舞缤纷呈现。英俊潇洒的马可·波罗和一名美丽的元朝公主一见钟情,坠入爱河。第二幕《古国情韵》的故事美丽动人。马可·波罗在公主带领下,来到旖旎的江南小镇饱览秀美风光,还领略了神奇的活字印刷、神秘的中医针灸等中国传统文化,两人犹如行走在迷人的画卷之中。在第三幕《大爱和亲》中,与元朝军队殊死搏杀的西域某国,派来使者向元朝和亲。至高无上的忽必烈决定将自己的女儿下嫁和亲。公主与马可·波罗默然相望,肝肠寸断。第四幕《天地之别》一开始的画面就十分动人,静谧的夜空缀满星辰,一对恋人演绎生离死别。东方既白,远处传来迎亲的鼓乐声,公主盛装打扮,无奈踏上和亲之路。随着尾声《黎明曙光》的上演,时光飞旋,迷雾消散。在马可·波罗老宅中,那名现代的意大利青年从历史返回现实,已被璀璨的东方文明深深吸引的他,坚定地向东方走去,去那里探寻新时代的神奇和精彩。

  整部舞剧没有一句台词,但是无词胜有词,舞蹈和音乐超越了国界,让台下500多名来自意大利、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观众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礼堂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对60多岁的奥地利老夫妇看完后,情不自禁地说:“太精彩了,太精彩了!舞剧中的中国古代文明让人印象深刻,两位主人公的凄美爱情更让人动容。”旅居巴黎10多年的方女士特意从巴黎赶到米兰,观看了这场舞剧。“我生长在北京,演出中有很多元大都的元素,让我感觉很熟悉,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

  《马可·波罗》总导演陈维亚介绍,该部舞剧将在世博会连演两场,然后到意大利的另外两个城市再演4场,为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友谊与艺术的桥梁。总政歌舞团团长、知名作曲家张千一担任本剧作曲,他介绍,该剧吸纳了欧洲西洋音乐、元代宫廷音乐、蒙古族音乐、江南民间音乐等四种风格,带给观众非常美妙的听觉享受。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他历经4年长途跋涉,在1275年到达元大都,后来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东方特别是古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马上就访:“争取《马可·波罗》沿一带一路上演”

  “舞剧《马可·波罗》第一次出国演出,就在米兰世博会这样一个国际性大舞台上,我感到非常高兴。”头发花白的《马可·波罗》总导演陈维亚当地时间5月30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其实在2010年创作之初,我心里就怀着有朝一日让该剧‘回家’(即来到意大利)的想法,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的陈维亚说。

  陈维亚介绍,剧中马可·波罗与元朝公主凄美的爱情故事,是经过合理想象和艺术化加工的,这能使整部舞剧情节更引人入胜。为了能在米兰世博会北京周精彩呈现该部舞剧,从去年底开始,陈维亚和自己的团队,就开始改编原来的剧本,将时长从两个多小时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并且加入了更多的意大利元素。

  他透露,世博园礼堂场地非常紧张,很多国家都想在那里演出,因此《马可·波罗》剧组,只是到了演出当天的下午才得以在现场进行彩排。虽然客观条件有限,但从30日晚舞剧演出后观众的热烈反响来看,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可以说,马可·波罗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带一路’地区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希望这部舞剧在不久的将来能沿着‘一带一路’进行巡演,我们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