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名家讲座巴黎举办 法国“票友”过足瘾


中国侨网6月9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秀雅柔婉的青衣花旦,儒将风范的美髯武生,伴以悠扬的琴声,恰到好处的喝彩,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法国的“票友”们过足了瘾。6月5日,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承办“文化中国·名家讲座——走进东方艺术京剧”在中心多功能厅举办。
当天,巴黎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温35度,但是前来参加讲座的中法观众还是坐满了整个多功能厅。国家一级演员、袁派大师、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携大连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多位京剧艺术家来到会场,与中外京剧爱好者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副主任魏军,国务院侨办宣传司处长李永清,新华影廊总经理陈立群,欧洲时报传媒集团总裁张晓贝、总编辑梁扬等出席了活动。
梁扬在致辞时说,杨赤院长来欧洲举办京剧巡回讲座,让他想起了近100年前梅兰芳先生将京剧推向世界的那段历史。他认为杨赤一行在海外弘扬中国的传统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延续中国文化血脉,用艺术交流促进民间交往,其意义是与梅兰芳先生的壮举是一致的。他代表欧洲时报传媒集团,向艺术家们表示敬意和感谢。作为京剧爱好者,梁扬还分享了京剧之所以成为“国粹”的原因。他认为,京剧是以程式化和虚拟化的表演为核心的艺术,这也是中国文化核心的审美观念,如中国书法、绘画等,因此,京剧代表了中国的核心审美价值。他祝艺术家们在欧洲的讲座、巡演圆满成功。
讲座中,杨赤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京剧的历史、流派及行当等知识,并且让大连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的同行“扮上”示范。让现场观众和戏迷加深印象,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展现中国传统国粹。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研究京剧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听完讲座后,他告诉记者,以前对京剧只是有一个简单大概的了解,通过这次杨赤老师的介绍,对生旦净等行当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为了让法国观众更好的理解京剧艺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特别邀请法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Pascale Wei-Guinot担任现场翻译。
现场观众非常热情,除了对京剧这一中国国粹的迷恋,同时也沉醉于杨赤妙趣横生的演讲氛围。杨赤讲京剧中的工架、唱腔,也讲他与京剧大师袁世海的情缘,语言幽默风趣,兼施动作表演,现场气氛极为火爆。据工作人员介绍,参加讲座的观众都是在网上报名的,由于场地有限,最后的幸运者只有百余人。
当晚,杨赤就像一位熟知梨园胜景的“导游”,在他的引导下,听者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京剧艺术的百花园中,只觉一片锦绣,美不胜收,惊叹世界上竟有如此奇妙的艺术。杨赤告诉大家,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汇集民族文化之精华,博大而精深,其影响巨大而深远。不少外国友人到中国点名要看京剧,许多海外游子一听到西皮二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京剧就象征着中国。
伴随着杨赤的讲解,大连京剧院的王墨、杨程、高苍健呈现了《赵氏孤儿》、《三岔口》、《野猪林》的经典片段,北京京剧院的名角窦晓璇、陈宇分别表演了《霸王别姬》和《扈家庄》片段,精彩演出引来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声。
在互动环节,戏迷邀请杨赤献唱,他演唱一段“智取威虎山”勾起现场观众对样板戏的回忆。梁扬也在戏迷的邀请下与另一名京剧爱好者一起演唱了一段“智取威虎山”片段,赢得一片掌声。票友献上红娘片段有模有样,两名小伙子的“男旦”表演获得了杨赤的赞赏。
巴黎开讲之后,杨赤一行还将赴德国法兰克福和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讲座,并与当地观众及“票友”互动。(孔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