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歌剧院巴黎讲述“音乐故事” 助力中法交流

中国侨网6月15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6月12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重庆市文化委主办、由重庆市歌剧院带来的《音乐的故事》情景音乐会在巴黎的夏季之夜拉开帷幕。
音乐会开始前,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殷福致辞,向热爱中国音乐、莅临音乐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他介绍说,此次音乐会与以往文化中心所举办的纯中国民乐音乐会有所不同,它将中西乐器完美结合,加上故事性演绎,将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同时,剧团次日将转战里昂参加里昂领事节,那里将有上万法国观众等待他们。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党委书记郭翔表示,本次合作是继年初《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花鸟画精品展》后的又一次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希望由重庆歌剧院精心打造的中西结合的音乐能为各位到场嘉宾带来美的感受,并欢迎大家到美丽的“山城”重庆做客。
巴黎七区议员乐华、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特别顾问汉思夫妇、旅法著名二胡艺术家果敢等观看了此次演出。
本场音乐会在五位身着“中国红”的年轻音乐家的热情演绎下拉开帷幕,从经典的中国民乐竹笛独奏《姑苏行》、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中西器乐结合的《吉普赛之歌》、《自由探戈》;到穿插故事性演绎的经典民歌《茉莉花》;再到中西器乐大挑战的六重奏《当查尔达什遇上赛马》逐层将音乐会推向高潮。展示了乐团追求对中乐与西乐、器乐与声乐、听觉与视觉、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方面的创新与融合。在音乐原本擅长“情绪”表达的同时,加入“情节”、“情景”,使音乐故事化,音乐会现场气氛热烈。
演出结束后,刘光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创办《音乐的故事》情景音乐会的初衷。他介绍到,在上世纪30年代,戏曲界将欣赏戏曲叫“听戏”,但后来就演变成为“看戏”,这是戏曲随着舞台艺术从服装、化装、道具、灯光、音响再结合演员唱念做打后逐渐成为综合艺术后的一个结果。他从中得到启发,想让音乐也能看,也能表达,便产生了情景音乐会的想法,让音乐更具趣味性。他也向记者介绍,他的团队正在积极创作一部情景歌剧,让中国歌剧有它自己的风格,还特别强调要将歌剧配乐从乐池中升上舞台,让观众同样有机会看的乐器演员们的精彩演出。
重庆市歌剧院成立于1953年,是享誉中国西南从事歌剧表演艺术事业历史最长的专业艺术院团。历年来,不仅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巡回演出,而且应邀出访三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及世界六个大洲的各个角落。
刘光宇,是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重庆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张云茜)